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法律有罅 走私難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6-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進入礦山的路上,經常可見有大貨車將開採稀土礦所需的草酸成車卸下。

——走私稀土 藉合金名義規避監管

  經歷過08年稀土出口的瘋狂之後,國有、集體、個人投資的稀土冶煉工廠如雨後春筍,在稀土礦區周邊鄉鎮迅猛發展起來。本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這些位於廣東北部的冶煉工廠不僅技術未達標,提煉過程中產生巨大浪費,而且經常掛羊頭賣狗肉,遊走在合法與非法之間的灰色地帶,成為對抗國家稀土資源出口管控的毒瘤。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港生

 海關加工監管經驗豐富的九三學社江蘇省委龔震表示,為控制國家戰略資源外流,增強稀土價格話語權,近年來中國陸續採取加徵出口關稅、實施出口配額等出口調控措施。進入2010年後,國家又進一步推出控制開採總量、暫停新礦開採登記、提高行業准入門檻等一系列產業管理措施。

09年稀土走私逾2萬噸

 隨著相關政策措施的穩步推行,中國稀土出口迅猛增長態勢也得到遏制,但一些國家仍以種種方式滲透中國稀土保衛防線,內外勾結,將大量中國稀土以合法規避監管或非法走私方式出境。

 1999年始,中國稀土出口開始實施配額管理制度,走私問題於是逐漸顯現出來。目前,全國稀土冶煉分離產能為13萬噸,而2010年商務部公佈的稀土產品出口配額為3萬多噸,國內市場至多消化4至5萬噸,剩餘產能去了什麼地方?

 海關資料顯示,2009年通過正常渠道出口海外的稀土是5萬噸,通過走私出口的稀土超過2萬噸,走私的比例達到了正常出口比例的40%左右,相比於2008年走私出去的稀土量整整增長了10%。

 2010年前八個月,廣東省出口稀土1,336噸,比前一年同期增長1.6倍。出口稀土中,國有企業出口比重佔8成以上。「但不容忽略的是,私營企業出口225.7噸,佔16.9%,所佔比重比去年同期提升7.7個百分點。」

 深圳海關人員向本報記者介紹:「事實上,在海關日常的監管中,更多的稀土在境內被簡單加工處理後,以各種合金的形式規避商務部有關稀土出境配額的限制報關出口。但究竟有多少稀土被以此種類型出口,暫無統計數據。」

 外企滲透 成出口主力

 本報記者採訪業內人士獲悉,自2008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外商通過投資渠道涉足中國稀土加工行業。大量買入稀土原料,經簡單加工後,以製成品名義出口,以規避中國對稀土出口的配額限制。數據顯示,2010年前3季度,中國共出口稀土永磁體1萬噸,增長77%,較2008年同期增長19.2%,其中1至8月單月出口量連續8個月保持50%以上的增長勢頭。

 同期,中國以稀土鐵合金為主的鐵合金產品激增1.1倍,部分鐵合金稀土元素含量甚至達到80%,因此行業內普遍認為,這些稀土存在出口後被重新分離和提取的可能。稀土資源變相出口的風險顯著上升。

相關新聞
穿越南海 華「海巡31」訪星 (圖)
「海巡31」訪星路線圖 (圖)
南海問題 星促華明確表態
外媒:東海艦隊可包抄南海
日媒:中國意在牽制越菲 (圖)
中越海軍聯合巡邏 (圖)
「海巡31」規格
中國烏克蘭建戰略伙伴關係 (圖)
中國解禁日本兩縣輸華食品 (圖)
利比亞反對派高層訪華
中國稀土亂狀調查三之二 (圖)
法律有罅 走私難絕 (圖)
控戰略資源 增外交籌碼
粗放型應用 珍貴資源被浪費
稀土產能過剩 應用開發水平不足 (圖)
記者手記:作坊遍地技術劣 稀土賤如土
外國購華稀土廢料 加工提煉
內地昨起清理公路亂收費 (圖)
神州視點:根治亂收費 須刨根問底
南京機場高速 收費超標逾5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