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知情人士透露,國家有關部委在2006年以來不斷加強對稀土開採以及出口的管控。不少稀土冶煉企業主動出擊,尋找稀土資源,甚至代買家聯絡非法稀土礦場,或親自上陣開挖以圖自保。除了出口問題外,國內企業由於沒有稀土限制,存在稀土利用大規模浪費現象,此類情況甚至比稀土出口走私更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警覺。
一鎮10多家私煉作坊
在稀土礦區附近,當地居民建設的土作坊,密集程度可達到一鎮十幾、二十家。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稀土的冶煉方法有兩種,即濕法冶金和火法冶金。前一種為化工冶金範疇,多由私採礦主採用。優點是投入低,產品純度高,生產成品應用面廣闊。但伴生的問題則是,周期長,污染較大。而火法冶金工藝過程簡單,生產率較高,因此比較受中小型企業歡迎。
本報記者在做稀土調查採訪時,最擔心的是安全問題,而威脅不是來自走私集團,而是利益鏈條最底層的「村民」。在非法稀土礦帶動下,礦區周邊村鎮已形成一條非常完善的產業鏈。在飲鴆止渴般慢性自殺的方式下,村民成為利益鏈條最低端的暫時受益者,同時也是罪惡鏈條的忠實擁護者。
當地村民納入利益圈
以英德魚灣鎮一個不足200人的村子為例,這裡土地貧瘠,種植水稻和桉樹都難以維持生活,不少村民將山頭轉讓給有能力開採稀土的老闆。村長帶領一群青壯男丁,守在運輸稀土必經道路旁的一幢洋樓裡,每日監視來往車輛。洋樓外停放著十數輛摩托車,是他們為稀土礦通風報信的代步工具。在遠離礦區的鎮上,也有警惕的眼神在注視著每個往來的陌生人。顯而易見,非法開採稀土礦的利益與這個村子息息相關。
記者來到鎮上,發現稀土非法開採確實帶動了鎮上的相關產業。以酒店為例,不少專做稀土商和二道販生意。記者採訪之處,一個鎮居然擁有近10個各類旅店甚至家庭式旅館。同時,汽車維修、林木銷售、打井運輸、機械租賃等行業也因稀土開採而興旺了起來。魚灣鎮內,很多尚算高檔的住房無一例外地建於2008年後,這恰恰是盜採稀土最猖獗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