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作者:伊黎.華德曼
原文作者:Ayelet Waldman
譯者:江佩蓉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1年05月20日
不得不先批評一下,再表讚賞之辭。猶太女作家Ayelet Waldman的小說《愛與其他不可能的追求》(Love and Other Impossible Pursuits)中,有一些片段處理得不甚高明,由「我」(即小說中的繼母Emilia)作第一身敘事,角度比較狹窄和主觀,老實說,Emilia的性格甚為不討好,很挑剔,有點小家,許多事看不順眼,這些都令人難於投入(偏偏是第一身!)。
關於這本小說,重點至少有三個,心理傷痕、女性角度和城市紐約,我先供認,我還未去過紐約,到底紐約是怎樣的呢?U2在New York一曲中唱出城中的聲音、氣候、歷史與人的情感,Bono唱道─you've got an unquenchable thirst for New York。是的,對城市我們有一份渴求,城市有時教人討厭但也充滿魅力,填塞空洞的人的瑣碎平庸生活。小說中的紐約生活(以中央公園為中心)描寫甚多,了解紐約,對了解小說肯定有助。
《愛與其他不可能的追求》的電影改編版本由Natalie Portman主演(港譯為《愛與痛的追尋》)。這部帶有活地阿倫(Woody Allen)風格的小品電影,跟小說一樣,以紐約的年輕律師Emilia為中心,她與上司Jack擦出辦公室情緣,以至結婚,但自此,她就要面對人生的種種難關─首先要忍受Jack的前妻Carolyn的奚落和針對,甚至要與Carolyn和Jack的兒子William相處,作為繼母,Emilia不但不大適應,有時她甚至也不大喜歡人細鬼大的William,對他不耐煩,更不懂和他溝通。
問題接踵而至。Emilia與Jack所生的孩子Isabel出生數天就夭折了,Emilia感到沉重的罪咎感,連帶對Jack的感情也慢慢變質。另一方面,Emilia與生父一直不和,想不到母親與生父復合,Emilia不得不面對她討厭的生父。
事情大概如此,小說比影片更為細緻,內心世界交待清楚,雖然情節較多,但節奏其實更為明快。電影徐徐道來,淡淡然,總算拍出不同心理層次,但Natalie Portman似乎不太把握到角色,未算成功地塑造出Emilia的性情(尤其是與《黑天鵝》Black Swan比較)──Emilia心中有創傷、恨意、不忿、失落、無耐、無力感和罪咎感,挺複雜,她一下子與每一個身邊的人為敵,跌落人生的低谷去。
然而,小說並不單純帶到絕望的境地,就此作罷,它也讓Emilia有所轉變,這些全都集中在小說的最後五章。Emilia需要的大概是與人和好,她與生父坦誠面對,也與Jack和William有更多溝通,修補人與人的芥蒂。除了人際倫理關係上的和好,她也要了卻自己的心結,接受Isabel的死亡其實是一場意外,諷刺地告知她Isabel死因的人,正是她心目中的大仇人Carolyn。
書名叫做《愛與其他不可能的追求》,當中所說的愛,當然是指向人與人的關係而言,不可能的追求是甚麼呢?那大概就是Isabel死亡的事實,人死復生是不可能的,抹去傷痕也是不可能的追求,但不可能的事,終歸要成為可能。小說的最後一章,William和Emilia在九月天到中央公園遊玩,他們從Isabel說到天使和上天堂的事,對照正統派猶太人(不相信天使和天堂)、聖公會教徒(相信天使和天堂)、佛教徒(輪迴)、無神論者(就此消失)的觀點,特別有意味,而對Emilia而言,不論宗教帶來怎樣的解釋,抹去傷痕才是最必要的,因為人不能改變事實,只有放下過去的不圓滿,肯定人的感情和愛,感謝生命中的恩典,才可以打開將來,迎向新的一切,正如小說最終說到:「我第一次在動物園外見到威廉時,他的腿架在爸爸的肩膀上晃啊晃的,我將他視為我通往天堂之路的眼中釘。但是,我錯了。生命的璀璨來自於偶然的驚豔,這是難以解釋的恩典。為你帶來出乎意料魔力的孩子,就是恩典。」 ■文:鄭政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