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7月14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那些我們看不到的電子訊息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7-1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Keith(林欣傑)用3隻3米多高的街燈去吸收電子訊息。

 Signal Morphor其實是「奧地利電子藝術」榮譽提名藝術家Keith(林欣傑)以signal(訊息)為主題的創作系列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他用3隻3米多高的街燈去吸收電子訊息——手機來電、SMS傳遞等我們身邊最為熟悉的訊號,波長一旦與他的大型裝置相遇,便會令之變形。裝置比我們的肉眼敏銳得多,我們看不到,但他的作品卻感受得到。他用這樣充滿創意的方式去表達一種對無處不在的電子訊號之關注。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們無法脫離這些訊號而生活,漸漸地變得習以為常,而Keith則重新令我們意識到它們是如何介入了我們的生活。「其中痛苦的部分是如何實現變形。」他說:「先要做出小樣,再找工廠加工。變形的過程,要不斷摸索。」

 這樣一件作品與日常溝通行為的無比貼近,正源於Keith身為創作者對人們溝通的觀察自覺,他相信這些電子訊號從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即使不去解讀這些訊息,將之進行呈現,本身已是一種態度。「人們收到的訊號不同,溝通方式也從而不同。」如果說這些訊息在潛移默化中shape著社會形態,或許你覺得誇張,但以這樣顛覆的立場去看待整件事,本身已具有意義。超乎Keith想像的是,他開始所設想的概念竟然真的吸收到這麼多電子訊號——當各種數碼設備靠近裝置時,裝置所吸收到的信息遠超過他之前預想。哪怕是不打開手機,每一分每一秒,這些產品也在吸收和發放著無形的訊息。至於訊息是甚麼?會將社會shape成怎樣?Keith說:「我們不知道,但至少我們有認識到這件事。」他不想將之上升為反思的嚴謹,創意行先,至少他能開始顛覆人們以往對電子訊號的粗淺認識。

相關新聞
新發明就是新生活? 讓我們走入媒體中反思 (2011-07-14) (圖)
那些我們看不到的電子訊息 (2011-07-14) (圖)
保留你的個性化手寫 (2011-07-14) (圖)
平面建築 連結地球的兩端 (2011-07-14) (圖)
Pure Meaningless (2011-07-14) (圖)
繪畫中的語言和溫度 (2011-07-14) (圖)
《2011龐銚作品展 — 繪畫中的語言和溫度》 (2011-07-14) (圖)
設計師與你系列(四):時裝設計師 不只靠時裝而已 (2011-07-12) (圖)
以設計代表我 (2011-07-12) (圖)
好設計的種種思量 (2011-07-12) (圖)
他們的生活如此「有味」 (2011-07-12) (圖)
「五味紛陳—半世紀的中國生活記憶」 (2011-07-12) (圖)
再思唐樓的拆與不拆 (2011-07-09) (圖)
中區警署 (2011-07-09) (圖)
立法會 (2011-07-09) (圖)
中式住宅實景展覽 (2011-07-09)
唐樓歲月 一物一故事 (2011-07-09) (圖)
火柴盒 (2011-07-09) (圖)
勝家衣車 (2011-07-09) (圖)
麻雀 (2011-07-09)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