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三港新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泰迪熊迷滬追夢 事業家庭喜兼得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8-0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蔣家思在上海開設泰迪熊系列企業,傳遞和平與愛。香港文匯報上海傳真

 自2005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來到上海後,蔣家思(Esther)已經在上海足足生活了6年。一個香港人孤身來到上海,Esther最早只在陝西南路開了一家很小的泰迪熊DIY店,經過6年的努力,現在的「泰迪之家」,除了有DIY工作室之外,還有餐廳和泰迪熊博物館等。當然,最重要的是她在上海除了找到事業,還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去年更添了一個小寶寶,可謂圓滿。  ■香港文匯報實習記者 錢修遠 上海報道

 「為什麼會想到做泰迪熊?」Esther坦言,這是她從小的一個夢想。她說,在英國讀書的時候雖然學的是室內設計,但自己常常會一個人跑去德國學習做泰迪熊。對於餐廳主做泰國菜,她表示,除個人喜歡外,亦因「泰迪之家」選址在盧灣區泰康路的田子坊,一個類似上海新天地這樣的石庫門老房子,平時外國人比較多,而近幾年東南亞菜又十分流行,所以就選擇了泰式料理。

上海做生意 發展空間大

 「上海是一個很浪漫的地方,是各種文化的聚集地,藝術、文化氛圍都比香港好,香港就比較英國化。」Esther對上海的讚美之情溢於言表。但她透露,剛來上海的時候確實也很不容易,因為在內地做生意必須得有關係,人際關係方面比較複雜,剛開始會不習慣,但是現在自己已經融入去了。

 發展前景方面,她覺得上海的發展空間更大,在香港比較局限。上海的經濟發展氣氛也很活躍,賺錢比較容易。她希望自己的哥哥也會來上海做生意。並且上海人要比香港人更熱情、更好客,不認識的朋友都會帶回家玩,而在香港可能認識很多年的朋友都不知道他們家住在哪裡。

本地女孩子 最捨得花錢

 她還透露,現在上海的年輕人很捨得花錢,尤其是女孩子,來店裡做小熊的多半都是女孩子,也有母親帶著小孩來,也有少數中年男子。事實上,做一個小熊並不便宜,店內的布料都是德國進口,目前有3種:480元(人民幣,下同)、580元、680元不等,小熊的高度統一都在30cm至35cm。但只要是節假日,尤其是「情人節」、「兒童節」、「七夕」等基本都滿座,還需預約。

 開店這麼久,令Esther印象比較深的是,不久前一個年約40歲的男子來做了兩隻熊,一隻給太太,一隻給紅顏知己。另一個新加坡男人,大約也是40多歲,也做了兩隻熊,兩個女兒各一隻。但印象最深的是一名中年法國男人,他是個飛機師,偶爾會飛來上海。最初是來店內吃泰國菜,當看到許多小熊後,他便開始聊起他奶奶送給他的一隻泰迪熊「Long Bear」,並且提出他的小熊需要修理。當Esther看到這隻小熊的時候非常驚奇,它是最經典的泰迪熊,身體裡面塞的並不是棉花,而是木屑,然而已經沒有手、沒有腳,就連眼睛也缺了一隻,並且身上已經沒有毛了。Esther為這隻小熊在德國定了一套類似的眼睛,剩餘部分也做得盡量相近。最後這個法國男子非常感激,還給了雙倍的費用。

自製泰迪熊 節日郵災區

 Esther和朋友在上海成立的泰迪熊會雖然是一個民間組織,常常能夠和志同道合的友人聚餐、做熊,本身就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在去年的「六一」兒童節,大家寄了許多小熊給四川地震受災地區的小朋友,其中一部分是居住在上海的傷殘人士親手做的,非常的有意義。平時也會做一些熊送去老人院。在日本發生海嘯的時候,也做了一大批小熊寄過去,並且還在小熊的身上繡一些鼓勵的字語,或者拍有親手製作人的照片。因為泰迪代表著「愛與和平」,所以大家希望通過這些小熊來傳遞「愛」。前不久,外灘的半島酒店一周年店慶,酒店來定製了一批限量版的小熊賣給他們VIP客戶,每個標價3,800元。

 Esther說,非常感激泰迪熊讓她成為了名人。她很喜歡浦東,因為浦東的環境很好,將來會送女兒去讀那裡的國際學校,也希望女兒也會留在上海。

相關新聞
泰迪熊迷滬追夢 事業家庭喜兼得 (2011-08-03) (圖)
爛尾樓中獨堅持 生態樓盤樹品牌 (2011-08-03) (圖)
深下周大運會 港隊競逐6項目 (2011-08-03) (圖)
港隊比賽排期 (2011-08-03)
港商五味舖:林富雄:北上做廠難 助手跳槽成對手 (2011-07-27) (圖)
時過境遷:技工動輒黑面 老闆陪笑加錢 (2011-07-27) (圖)
以案說法:房產糾紛興訟 釐清受理機構 (2011-07-27)
生活貼士:深圳上網捷徑 手機WiFi免費 (2011-07-27) (圖)
發送短信申請方式 (2011-07-27)
港人在北京:香港仔莫華璋 京城當爺們兒 (2011-07-13) (圖)
時代感言:北漂7年 見證京港變化 (2011-07-13)
港商五味舖:李建中北上 轉型連跨數行 (2011-07-13) (圖)
生活貼士:大運會安保升級 深地鐵慎帶液體 (2011-07-13) (圖)
禁止攜帶的物品 (2011-07-13)
以案說法:商場免費巴士 誤點索賠車資 (2011-07-13)
港人在深圳:潘志輝新招助內地港人解困 (2011-07-06) (圖)
遭負心港男拋棄 貴州妹求救病兒 (2011-07-06) (圖)
港人在廣東:徐惠祥助港資工廠融資 (2011-07-06) (圖)
生活貼士:港會計師北上 最宜聯營發展 (2011-07-06)
港商五味舖:穗設廠電纜壓頂 麥鴻業萬函維權 (2011-06-2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三港新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