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專家正在對《全遼圖》進行鑒定估值(右一為張保盈)。
這場資本遊戲對置身事外的藝術家們來說,簡直是一場鬧劇。
河南省現代藝術院院長魏領表示很難理解,「這種交易本身已經撇開了其藝術價值,藝術品僅僅成了一個道具,靠著人為的炒作可以把一個三四流畫家作品被炒到了天價,這是嚴重不靠譜,雖然我不懂經濟,也不懂他們的交易模式,但是我覺得這純粹就是胡扯!」
青年畫家陳豐則溫和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在當前『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的藝術品市場氛圍下,文交所的出現僅僅是迎合了投資所好,無非又營造了一個可以供大家炒作的領域,無論對於收藏家還是藝術家,都沒有任何意義,而且其中的風險遠遠大於收益,原因在於這個不大的盤子很容易被肆意操作,最終受傷害的是絕大多數投資者。」
藝術家作為藝術品的真正創造者和珍愛者儘管有自己說話的權利,但是很顯然,資本遊戲裡的多數人會對他們的聲音進行選擇性失聰。在這個任何物品的價值都必須通過資本得以體現的時代,「藝術品交易」跟這些偏愛齋房墨寶的藝術家已經並沒有多少關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