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訪沈氏故居 證晚年足跡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8-1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沈氏後人沈向東、沈開文,與南京《現代快報》記者孫羽霖在沈萬三故居前。

 今年5月25日。記者沿著扎西劉的足跡,在沈氏後裔沈開文、沈向東、沈陽(沈長仁的兒子)的陪同下,走進天龍屯堡古巷。經過當地人為紀念600年前入黔始祖而建的「四公亭」,便看見一座標有「沈萬三故居」的四合院,這就是沈萬三生命中的最後家園。房間面積不大,有著江南建築的韻味。據沈萬三第十八代後裔沈向東介紹:沈萬三當時在次子沈茂家中共住了三年之久,看見子女過著穩定幸福的生活,心中十分踏實。最後,在他78歲之時,毅然追隨張三豐到了福泉縣福泉山修煉,直至88歲終老。

主樑已斷破屋猶存

 由於歷經歲月的風霜,幾百年的沈萬三故居已失去了昔日的富麗堂皇,主樑已斷,破屋猶存。同行的南京《現代快報》記者孫羽霖說,從「沈家大院」的結構、佈局和精巧的木雕門窗看,仍然感覺到像是回到周莊的沈萬三故居「沈廳」一樣。

 沈開文在平壩縣城工作多年,對沈家歷史較為熟悉,目前他正在修編《沈氏族譜》天龍篇。沈開文向記者介紹, 「沈家大院」又稱沈氏大宅,其建築特點,當年在天龍屯堡也是獨一無二的。天龍沈氏族長沈向東在這個沈家大院生活了幾十年,娶妻生子,成家立業。沈氏後裔幾百年來,一直承襲老祖宗的經商之道。目前,在天龍屯堡古巷,亦農亦商的有十幾家,在貴州畢節,沈萬三後裔資產上億的都有。

古老族譜破解疑團

 在天龍另一個沈氏後人沈開勇家收藏的老族譜中,清楚的記錄了沈萬三秀開罪於朱元璋將被殺,因馬皇后上諫後「釋秀戎雲南」,以及沈萬三次子沈茂避難飯隴繹(今平壩天龍),免遭株連殺身之禍,沈茂後葬於飯隴繹神甫頭山。」這本族譜記錄的是沈家從沈萬三到貴州後,第五代以來族人的姓名,裡面有《始祖沈公簡介》、《仲榮戎滇紀略》等內容,裡面清清楚楚地記述了沈萬三的次子沈茂因避難而藏身貴州,並繁衍後代的情況。這本2006年發現的清代手抄本老族譜,與沈長仁編撰的《沈氏族譜》如出一轍。

 80多歲的沈萬三後裔(第19世)沈長仁,曾任貴州省委辦公廳科長、處長,省檔案局辦公室主任,貴州檔案志編委副主編等職。1960年,他在省委辦公廳任職時,就想將《沈氏族譜》重新修訂。然而真正成行此事已是1990年,經過畢節、平壩、安順等地的沈氏族人共同努力,1996年春,史料詳實的《沈氏族譜》終於出爐。然而由於族譜是家庭收藏的書籍,沒有公開發行,沈萬三的諸多謎團仍未被眾人知曉。

遵義後人天龍認祖

 2008年9月,一個偶然的機會,到天龍旅遊的遵義沈家慶意外發現,天龍沈氏和他們是一家。經專家研究其家傳老族譜後,確認以沈家慶為代表的遵義沈氏族人為沈萬三嫡系後裔(係沈萬三次子沈茂後裔)。沈家慶告訴記者,他是明朝沈萬三第20代嫡孫,北宋科學家沈括第30代嫡孫,南朝宰相沈約第49代嫡孫。對沈萬三故事頗有研究的貴州日報記者沈赤兵認為:「沈萬三遵義後裔的發現,表明著沈萬三在貴州的絕大部分後裔已被找到。」

相關新聞
財神沈萬三後裔隱黔600年延血脈 (2011-08-11) (圖)
訪沈氏故居 證晚年足跡 (2011-08-11) (圖)
與張三豐投緣 憑煉丹術致富 (2011-08-11) (圖)
拓滇黔商道 締馬幫文化 (2011-08-11) (圖)
晉千座煤礦 力爭零礦難 (2011-08-10) (圖)
採煤技術直逼西方 (2011-08-10) (圖)
岳城煤礦 (2011-08-10) (圖)
廣州遊艇展上美女如雲 (2011-08-09) (圖)
國際遊艇展 (2011-08-09) (圖)
前進牌(Accelera)遊艇 (2011-08-09) (圖)
業界:兩地錯位發展可雙贏 (2011-08-09) (圖)
潛力「完全爆發」尚存瓶頸 (2011-08-09) (圖)
內地市場龐大 國際巨頭矚目 (2011-08-09) (圖)
內地遊艇勢增 港龍頭地位臨衝擊 (2011-08-09) (圖)
廣深高鐵通車在即 記者帶你五站探營 (2011-08-08) (圖)
廣州南站 高鐵城軌換乘樞紐 (2011-08-08) (圖)
慶盛站 車站建在田野裡 (2011-08-08) (圖)
虎門站「空中火車站」 (2011-08-08) (圖)
光明站 7條巴士線接駁 (2011-08-08) (圖)
深圳北站 「零距離」換乘 (2011-08-0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