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曉靜 北京報道)中國7月進出口數據雙雙表現強勁,且貿易順差見30個月新高。對此,專家指出,除受基數影響外,亦顯示中國整體外貿形勢穩中趨好,但隨著美債評級遭調降及歐債危機加重,外需疲弱將會逐步明顯,預計下半年進出口均將明顯回落。
交行金研中心研究員陸志明向本報指出,7月份進口同比增速有所反彈,原因有三點:一是受2010年基數的影響;二是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壓力減輕,進口需求略有好轉;三是國際大宗商品維持震盪的態勢,國內進口成本維持在較高位置。
扶持中小企業利出口
而出口超預期,除受基數影響外,國家積極制訂政策扶植中小企業,出口企業的生產狀況略有好轉亦是原因之一。此外,從外部環境來看,全球經濟復甦的總體趨勢亦並未出現大的轉向。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表示,7月份進出口都保持在20%以上的增幅,顯示中國外貿依然向好。但他指出,7月外貿履行的訂單都是此前訂的,隨著美債評級遭調降以及歐債危機的加重,外需的疲弱會很明顯,預計下半年進出口均將明顯回落。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研究員袁鋼明亦指出,7月出口數據顯示中國出口還未出現連續、大幅度的下滑,這將給應付歐美經濟復甦乏力對中國出口的衝擊形成一道對沖屏障。但出口維持高位將是暫時的,未來幾個月內出現大幅度走低將不可避免。
他說,隨著人民幣匯率的升值趨勢,中國勞動力、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居住成本加大,再加上中央一系列的貨幣緊縮措施,使得許多中小企業面臨融資等困境,均將對出口形成負面影響。
憂慮歐美經濟再放緩
同時,歐美經濟疲軟,歐債、美債危機使市場對世界經濟出現「二次探底」的擔憂進一步加深。預計9、10月份中國出口出現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會較大。
陸志明亦指出,未來中國外部經濟環境仍面臨不確定性。一是國際大宗商品繼續維持高位震盪,新興市場通脹壓力未見明顯好轉,經濟顯現出更多放緩跡象,這對中國的外部貿易環境將產生一定的影響。二是歐美發達國家經濟復甦出現放緩,近期標普調降美國主權評級,短期內亦將會對國際金融市場產生較大的衝擊。
袁鋼明建議,中國應把防範經濟下滑作為宏觀調控的第一要務,貨幣調控應充分關注對中小企業、出口企業的負面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