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人民幣升破6.4關口 創17年來新高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8-1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升破6.4關口,觸及匯改以來新高。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11日觸及匯改以來新高的6.3991,匯率亦創了17年來的新高。兩日內連續突破6.43-6.40四道關口,升幅高達0.5%,至此人民幣兌美元今年以來累計升值3.5%。新華社發表文章稱,在當前外部環境惡化的背景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連日跳漲,顯示人民幣有明顯的加速升值跡象,釋放匯率政策新信號。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應利用這一時機加快匯改,令人民幣兌美元真正波動起來,短期內更可以匯率升值代替緊縮措施來抑制通脹。

8月10日,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突破了6.42,創匯改以來新高。11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再次大幅上調176個基點,突破6.40,再次改寫新高,同時創最大單日升幅。同時11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價也大幅上揚,與中間價一道創出歷史新高,期間最高升至6.3938,單日漲幅為0.368%,為過去9個多月來的單日最大漲幅。

中間價四日累升0.7%

 自今年4月29日人民幣突破6.50關口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趨勢幾乎呈直線型,尤其是本周前四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累計跳升314個基點,升值約0.7%。在兌弱勢美元走高的同時,人民幣兌歐元、英鎊一直處在波動區間,略有升值,但兌日圓卻持續貶值。

 近期受美債評級調降影響,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盪,投資者擔憂全球經濟再一次陷入衰退。這期間,人民幣中間價顯著走高。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院曹紅輝向本報指出,7月中國貿易順差繼續擴大,為人民幣加速升值提供另一個支持。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7月貿易順差創下年內的最高值,達315億美元,遠超市場預期。經濟學家預計,中國未來幾個月貿易順差將依然走高。

 此外,人民幣兌美元連續升值也符合當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在主要經濟體經濟復甦放緩、近期歐美主權債務危機加劇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依然保持了較快增長速度。

應結束對美元依賴

 對於近日來人民幣匯率大幅上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表示,主要是受美國主權評級下調影響。他表示,人民幣兌美元升值應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中國將更加堅定地加快匯率改革步伐。

 此次美國債務危機及主權信用評價下降,令中國持有的以美元為主的3.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資產再次面臨大幅縮水風險,國內有關人民幣匯改加速的呼聲再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前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余永定日前就表示,20多年來中國幾乎不間斷地保持著經常賬戶盈餘和資本賬戶盈餘,並持有大量以美元計價的外國資產和以人民幣計價的對外負債。這種資產和負債的貨幣結構,使得中國的淨國際投資頭寸在美元兌人民幣出現貶值時非常脆弱,眼下是結束對美元依賴的時候了,加速匯改成為必然選擇。

擴大人幣日均波幅

 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匯率向均衡水平的靠攏,有助於優化資源配置,有利於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而且,在當前外部環境惡化的背景下,中國宏觀政策如繼續緊縮恐對經濟造成影響,因此中國央行或短期內不會繼續加息和上調存款準備金,但人民幣升值可以減輕通脹壓力。

 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傑認為,在國際金融市場持續動盪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加快調整的時間窗口可能提前。「此時國際投資者自顧不暇,人民幣匯率政策有所動作,可避免套利投機性資本的干擾。」

 中國社科院世經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明也認為,中國應利用這一時機,擴大人民幣兌主要貨幣匯率的日均波幅,打破市場的單邊升值預期,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真正波動起來。

相關新聞
承認再受襲 香港交易所擋不住黑客 (圖)
胡錦濤南下深圳 大運會今揭幕 (圖)
人民幣升破6.4關口 創17年來新高 (圖)
「沽神」老貓燒鬚 旗艦基金暴跌3成
美食客兩極化 鮑魚試食爭崩頭 (圖)
中國北車召回54列動車檢查 (圖)
新疆喀什地震 12人傷逾30民房倒塌 (圖)
港電訊局職員電腦被偷泄550人私隱
特首辦喜喬遷 地名網名同換 (圖)
本港人口710萬人 出生率9年新高 (圖)
劉健儀斥梁家傑再誤導市民 (圖)
獻策下屆特首 民建聯定5範疇 (圖)
工廠接連倒閉 東莞急防老板「走佬」
蔡英文大玩神秘 激怒民進黨 (圖)
英富商千金變暴徒 掠貨7萬 (圖)
懶理危機燒身 奧巴馬假照放 (圖)
美高超音速機試飛 1小時內襲全球 (圖)
熱刺英超首輪延期 西甲西乙釀釀罷踢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