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從字帖中感受中華文化
我們自小時候開始便經常寫「習字帖」,但對於「帖」究竟大家有多少認識?其實這種臨帖學書法的風氣,在中國已流行了逾千年,並形成了後世稱為「帖學」的傳統。香港藝術館現便通過展出名家書法,將中國源遠流長的「帖學」傳統介紹給更多對書法感興趣的人們。
「帖學的世代—館藏書法作品選」展覽,特別從藝術館的館藏中精選了逾40幅歷代名家的書法作品,讓觀眾認識何謂「帖學」,並從中一探千年以來臨帖風氣對中國書法發展的深遠影響。書法是中華文化中最瑰麗的珍寶之一,博大精深,因而成為後世理解傳統文化藝術之開放文本的重要依據。所謂「帖」,原指用毛筆寫在小絹帛上的文字,亦即書信、便箋,統稱「尺牘」。東漢(二五至二二○年)後期,當時中國的書寫工具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紙」漸漸取代絹帛和竹簡,成為主要書寫物料,毛筆從而在紙上留下自由飛動的筆觸,大大增強了書寫的表現性。
及至魏晉時代(二二○至四二○年),以行、草書體作尺牘,風靡當時的文人圈,書法亦不僅僅是對文字的記錄,更成為藝術的重要表現方式。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及其兒子王獻之所形成的「二王」書風經過歷代流傳後漸成主流,他們留下的書翰主要是信札及便箋。因此,晉人書跡可以說是帖學的源頭。書法臨摹風氣自此開始興起,紙上行雲流水的優美飛揚,從而開始被愛字之人所仿效傳承。及後至北宋(九六○至一一二七年),太宗趙光義肆力搜求先賢名跡,並精選作品刻印成歷史上首部皇家編定的書法帖本—《淳化閣帖》。《淳化閣帖》可謂刻印書法作品集的鼻祖,後世不論朝野所刻印的書法集,皆稱「帖」。臨帖,因而亦成為往後千年書法學習的不二法門。
在這次展覽中,不但包羅香港藝術館虛白齋藏歷代名家的珍貴書法作品,如趙孟頫《行書庶子泉石篆詩》、文徵明《小楷落花詩》、董其昌《行書大唐中興頌》、王文治《行書題湖樓請業圖詩》等,更可見到倪元璐、王鐸、劉墉、于右任等名家的真跡,實屬非常難得,書法愛好者們將為這次難得的經驗而驚喜,了解到「帖」的豐富與多元,和在歷史長河中輾轉的歷史變遷。此外,展覽也配套展出其他一些相關館藏,普及了對書法藝術的通識認知,以加深觀眾對中國書法的認識。以字見古,以字,見到傳統文化的最完整面貌。 ■文:賈選凝
展覽「帖學的世代—館藏書法作品選」
時間:即日起至明年6月30日
地點:香港藝術館
查詢:2721 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