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分析研究中國、美國、歐元區、日本、英國5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的外溢效應後,前日發表《外溢報告》,指出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正上升,其穩定增長對世界經濟有積極作用,但需要加強改革,轉變經濟發展模式,以更有助於世界經濟強勁、平衡及可持續增長。
主要經濟體的政策能有外溢效應,透過財政及貨幣政策,影響其他經濟體及新興市場的金融及貿易市場。《外溢報告》分別闡述「5大」,並主要集中上述5大相互以及對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體的影響。
籲華轉變經濟模式
報告指出,中國經濟的外溢影響主要透過實體經濟傳導。中國是全球最「中心」的貿易國,對其他主要貿易國的聯繫規模最大(見表一),意味中國對全球經濟影響力極大,隨時能造成嚴重衝擊。
報告亦提及人民幣升值重要性,但其本身外溢影響有限。中國在採取如降低家庭及企業儲蓄率、推高受壓行業的價格等更廣泛改革措施後,對世界經濟帶來的積極影響將更為顯著。然而,報告指中國不平衡的增長模式帶來壓力,若無法重整,將對企業及銀行資產負債表構成壓力,造成負面外溢影響。
報告指中國資本帳戶封閉,對全球金融市場影響有限,但當人民幣國際化及出現金融開放,對外界資產價格的影響將甚為顯著。中國外匯儲備龐大,或會推低發達國債息,將資本推向新興市場,但效果並不明顯。
報告指出,中國當局對外溢分析表示歡迎,稱中國政策有重要的全球外溢影響,並認為確保國內經濟穩定是對全球最重要的外溢影響。當局表示,平均增長模式對中國及全球也有好處,並同意人民幣升值及結構改革有利,但亦強調中國平衡增長的努力必須獲得其他經濟體配合,以求最大正面影響。
報告另外指出,各大經濟體各有系統,但全部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不一。美國是全球金融中心,而中日規模相若,但對全球貿易及金融聯繫各異。
中日最互相影響 美影響全球
報告其中一項發現,是外溢效應的地區性影響,除美國以外,其餘經濟體也對鄰近經濟體影響最大(見圖一)。例如日本與中國各自的影響最大,而歐元區對英國影響則最顯著,顯示貿易及供應鏈渠道的重要角色。報告指出,似乎只有美國對全部經濟體影響同樣大,對鄰近的加拿大及墨西哥影響更是最明顯。
這是IMF首次公布《外溢報告》,被認為是IMF加強自身治理改革和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IMF表示,報告仍處於探索階段,當中的分析模型及研究方法也嶄新,有待改善。IMF又表示,目前仍未清楚報告是否有效監督工具,但明年會繼續推出。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外溢報告》/路透社/彭博通訊社/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