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即將消失的佤族傳統草片屋。
——雲南千年原始部落 10年間漸變瓦房村
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境內以東,距縣城30多公里處的滄源崖畫2號點「村落圖」,據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村落圖」中記載了狩獵圍堵、村路山道、魔巴祭祀和村落草屋等原始群居部落先民生活圖像,被稱為「最大的崖廈,人類最早的居穴」。10年以前,「村落圖」中的草片屋遍佈於雲南的千里佤山,世代生活在這裡的佤民,過著萬物有靈、世外桃源的生活。可如今走進阿佤山,現代化鋼筋混凝土的房子,佔據了一座座山樑;彩色的琉璃瓦頂,閃爍耀眼;「木鼓房」與現代化建築格格不入;祭祀的「寨樁」已很少有人問津…… ■文/圖:布饒依露
在全球傳統文化不斷消失的今天,很多人文精神,在現代社會發展無法抗拒的歷史進程中消亡。僅十年的時間,是什麼原因,讓佤族民居的歷史文化迅速消失呢?帶著這個問題,記者走進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
村寨騰空搞部落旅遊
雲南省滄源縣翁丁村是人們熟悉的一個旅遊點,正在熱播的,由中央電視台和國家旅遊局合作拍攝製作的,百集系列專題片《邊疆行—遠方的家》第23集就介紹了這裡的風土人情。翁丁村以「佤族原始群居部落」的特色,吸引著世界各地前來參加一年一度佤族司崗里「摸你黑」狂歡節的客人。為旅遊景點發展的需要,當地政府出資在離翁丁村3公里處建蓋了一片鋼混結構的新居,準備讓村民搬出去住。翁丁村就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旅遊村,而翁丁村的村民,也將從此告別他們熟悉的草片屋,住上新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翁丁村是幸運的,畢竟傳統的建築還得以保留,滄源的其他村寨就沒那麼幸運了。
旅遊村傳習所成「絕作」
單甲鄉安也村是滄源縣較邊遠的佤族村寨,有7個自然村,490戶人家,村民1,900人。2008年之前,這裡幾乎都是茅草屋。據當地政府官員向記者透露,為了改善當地佤族民眾的生活條件,政府從2000年開始實施了一系列工程,改造草片屋,建新瓦房。
現在還在翁丁村草片屋中居住的村民李尼嘎,初中畢業就開始向老輩人學習蓋草片屋了。翁丁村周圍的幾個自然村,他都跑遍了,現在41歲的李尼嘎先後蓋了30多間草屋。李尼嘎說,翁丁佤族旅遊村,有三大草屋建築,一是佤王府,二是佤族文物陳列館,三是佤族文化傳習所,而傳習所正是他親手設計建造的「絕作」。
記者此行到佤族村尋找草片屋,直到要離開的那天,在丁萊村1組和7組的山樑上,才找到僅有的兩間茅草屋。住在7組草屋裡的魏尼布勒,今年40歲了,家中有三個孩子,大的兩個到山外打工,小的還在村小上學。明年,魏尼布勒家也準備蓋新瓦房了,但幸運的是因他家的草屋離崖畫2號點近,可供旅遊觀光,他家不用拆除。
草屋消失帶走傳統文化
佤族的草片屋,不僅僅是佤民世代居住的地方,更承載了佤族傳統的文化。然而,漸漸消失的草片屋,也慢慢帶走了佤族傳統的文化。
記者來到永和社區採訪發現,這裡除了年紀大的佤族還會說佤話,青年人一般都不說或不會說佤話了。他們一律穿著漢裝和扶貧機構捐贈的舊衣褲,普通又簡單。而佤族男人傳統的對襟土布小馬褂、大襠褲不見了;佤族女人的緊身短衣,黑紅相間的花紋筒裙也找不到了……
看到鋼混結構的社區管委會辦公樓,看到社區改造的村民新房,如果不是在佤山採訪,差不多會讓人誤為是在內地的漢族人家。永和社區管委會幹事尼過說:「2003年,永和村實施民房改造,蓋鋼混結構的房子,政府每戶補助5,000元;蓋兩層樓房的,補助1.5萬元。永和社區有597戶人家,如今都住上了新房。」嘎多離邊境線僅4公里,去年全村都住上了新房。村民桑木嘎說,村民有從緬甸等地娶媳婦的習慣,從外地娶來的媳婦,老人要為新人叫魂:滴酒、殺雞看雞骨卦,但現在住在新房,連叫魂都沒有地方,佤族傳統的風俗習慣都快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