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3年如一日 活躍500里滇池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9-1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每天天微亮,打撈隊員就已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1988年,西山區婦聯把這群打撈隊員組織了起來,因為隊員均為女性,便命名為「巾幗打撈隊」。最初,每人每天補助6元,後來經過多次調整,目前每人每天可領取40元的補助。「這點補助對於她們的付出來說,根本算不上什麼。連續23年做一件事,這種執著和奉獻,確實可嘉!」西山區婦聯主席鮑春華說。

四季無休 日曬雨淋

 確實,這份職位並非「優差」。「最難打撈的是每年的6、7、8這3個月。」楊水芝告訴記者。打撈隊員們一年四季無假日,頭戴竹笠,手持網兜,每天要在水上工作8小時以上。遇到有風天,河面漂浮物增多,她們自己也不知道要「戰鬥」多久;到了夏季,正是藍藻大面積生長期,陣陣腥臭的氣味撲面而來,她們要忍受著刺鼻的氣味堅持,每天每條船要運出5、6船水草和污物;遇到雨天,只要雨不是太大,她們就披上雨衣繼續打撈。遇到瓢潑大雨,也只是到岸邊找地方暫避一時,待雨小點又繼續打撈;長期在水上工作,頭暈頭痛是家常便飯,強烈的紫外線灼傷了皮膚,臉曬得黝黑,長時間划船,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老繭,很多隊員還落下了腰酸背痛的病根。記者接過網兜體驗一把,僅僅10多分鐘便感到雙臂酸痛。

 23年間,她們辛勞在500里滇池上,沒有人能統計她們用壞了多少木船和網兜;也沒有人能算出她們撈起多少水草和漂浮物;她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打撈對於淨化滇池水體有多大作用。不過,她們每天打撈出的漂浮物一年比一年少,看著入滇池河道的水質也一年比一年清澈,就十分欣慰。

付出獲認可 更添動力

 隊員們20多年的默默付出,使打撈隊逐漸為外人所知。今年,在首屆「七彩雲南保護行動環境保護獎」評選活動中,經公眾投票和專家評選,打撈隊全體隊員當選雲南「十大環保傑出人物」。「其實,我已經代表打撈隊領過多次獎了。」李雲麗靦腆中透著自豪。

 雖然付出是無私的,但隊員們還是很珍惜這樣的認可。李雲麗透露,最近幾天,西山區領導就要來慰問打撈隊。「區領導和婦聯很關心我們。鮑主席會經常來看我們,配發了保溫飯盒和雨靴;夏天送來防曬霜、冬天送來凍瘡膏。」隊員們津津樂道。

 隊員們看重的,也許還有來自家庭的支持。元老級隊員楊翠蓮的工作,20多年來一直都得到全家人的支持。以前是婆婆在家負責打理家務,後來大兒子娶了媳婦,家務又交給了兒媳婦。少了繁雜家務的糾纏,楊翠蓮幹起活來更加專心;而在電機廠工作的老公,每天早上6點起床上班前,都要不停地催促楊翠蓮趕緊起床,不要耽誤了打撈。

相關新聞
巾幗打撈隊 還滇池清澈 (2011-09-13) (圖)
隊員互幫互敬 姐妹情深 (2011-09-13) (圖)
23年如一日 活躍500里滇池 (2011-09-13) (圖)
首批隊員 媳婦「撈」成婆 (2011-09-13) (圖)
南澗彝族跳菜 進入藝術殿堂 (2011-09-13) (圖)
跳菜世家跳菜癡 承傳古老藝術 (2011-09-13) (圖)
跳菜女子 (2011-09-13) (圖)
曹萬泰:續當溝通橋樑 推進兩地融合 (2011-09-12) (圖)
獨特工作:職員全天候命 協助求助港人 (2011-09-12) (圖)
工作磨練:歷經多盛典 難忘新體驗 (2011-09-12)
變成北京通:身懷一卡通 閑暇轉胡同 (2011-09-12) (圖)
問與答 (2011-09-12)
2011亞洲品牌500強出爐 中移動海爾居前10 (2011-09-10) (圖)
盛典星光閃耀 政商名流雲集 (2011-09-10) (圖)
完達山乳業:養健康牛 產放心奶 (2011-09-10) (圖)
香港可助內地品牌接軌國際 (2011-09-10) (圖)
2011亞洲品牌500強前10名 (2011-09-10)
弱勢大學教師 哀嘆生計維艱 (2011-09-09) (圖)
無錢治病 不敢帶父母體檢 (2011-09-09)
每課10元 堪比粵最低時薪 (2011-09-0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