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南澗彝族跳菜 進入藝術殿堂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9-1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豪邁奔放、原生態是南澗跳菜的魅力所在。

——千年東方芭蕾 豪放凌波微步

 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裡,段譽在無量山「琅嬛福地」的洞中習得步伐曼妙、速度極快的「凌波微步」,而現實中,在雲南無量山一帶流傳了1,200餘年、素有「東方芭蕾」之稱的彝族舞蹈跳菜,亦有著與「凌波微步」相似的特點。有人笑言,「凌波微步」的創作靈感,或許就來自無量山間這支古老的舞蹈。如今,這支古老的跳菜舞蹈已走出大山,跳進藝術殿堂,享譽亞洲。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艷娟 雲南南澗報道 圖片由南澗縣委宣傳部提供

  「南澗跳菜」這朵來自民間,成長草根,表演粗獷的藝術奇葩,曾獲1992年2月第三屆中國藝術節表演一等獎、1998年6月「亞洲藝術節」一等獎、2005年8月第七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金獎等多項殊榮。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它以獨特、古老,歡快跳躍,舞姿上聳下踏的運動規律為特點,和其神秘原始、奔放自在的魅力贏得世人驚歎的目光。

敬重賓客 上菜禮儀

 如果說西方的芭蕾舞是柔美典雅的,那麼有「東方芭蕾」之稱的大理州南澗縣的跳菜舞,將帶給觀賞者豪放、原生態的全新觀舞感受。流傳於中國西南無量山和哀牢山交匯處的南澗縣的「南澗跳菜」又名「抬菜舞」, 是民間辦宴席上菜時為敬重賓客而跳的一種禮節性舞蹈,是一種融舞蹈、音樂、飲食於一體的上菜禮儀。該舞蹈有「喜鵲蹲窩」、「蒼蠅搓腳」、「五穀豐登」、「雙羊頂架」、「仙猴攢食」、「蛟龍擺尾」、「鯉魚放歌」等多種表現形式。

 當地人逢喜事以跳菜助興;遇喪事以跳菜化悲。至今跳菜仍在當地彝族民眾生活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據統計,目前在南澗全縣共有40支民間自發的跳菜隊,活躍在該縣的各個村鎮。現在逢喜事請跳菜隊到家裡助興,已成為當地的一種時尚。

源自宮廷 漸入民間

 據了解,跳菜起源在民間有多種說法,有說跳菜是源於原始母系社會時期的狩獵與戰慶活動過程中的敬奉行為;有說其源於彝家人在王宮中表演的舞蹈藝術,南詔國時期有名的「奉聖樂舞」中的「捧盤舞」是今天「跳菜」的原型,後來慢慢流傳於民間,成為彝族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

 如今,南澗跳菜已從最初的宮廷舞蹈成為當地民間彝族民眾喜聞樂見的宴席舞蹈,從最初的無量和哀牢山間跳向了更廣闊的世界,也從最初講究「吃並快樂著」的宴席跳菜發展到了「跳並激昂著」的「舞台跳菜」這一新的表現形式,從鍋台飯莊跳向了藝術殿堂。

相關新聞
巾幗打撈隊 還滇池清澈 (2011-09-13) (圖)
隊員互幫互敬 姐妹情深 (2011-09-13) (圖)
23年如一日 活躍500里滇池 (2011-09-13) (圖)
首批隊員 媳婦「撈」成婆 (2011-09-13) (圖)
南澗彝族跳菜 進入藝術殿堂 (2011-09-13) (圖)
跳菜世家跳菜癡 承傳古老藝術 (2011-09-13) (圖)
跳菜女子 (2011-09-13) (圖)
曹萬泰:續當溝通橋樑 推進兩地融合 (2011-09-12) (圖)
獨特工作:職員全天候命 協助求助港人 (2011-09-12) (圖)
工作磨練:歷經多盛典 難忘新體驗 (2011-09-12)
變成北京通:身懷一卡通 閑暇轉胡同 (2011-09-12) (圖)
問與答 (2011-09-12)
2011亞洲品牌500強出爐 中移動海爾居前10 (2011-09-10) (圖)
盛典星光閃耀 政商名流雲集 (2011-09-10) (圖)
完達山乳業:養健康牛 產放心奶 (2011-09-10) (圖)
香港可助內地品牌接軌國際 (2011-09-10) (圖)
2011亞洲品牌500強前10名 (2011-09-10)
弱勢大學教師 哀嘆生計維艱 (2011-09-09) (圖)
無錢治病 不敢帶父母體檢 (2011-09-09)
每課10元 堪比粵最低時薪 (2011-09-0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