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傳統戲曲早已呈現易服角色,見如《梁山伯與祝英台》戲目。 資料圖片
從心理學到流行文化,易服是一項有趣的元素。在流行文化或電影或戲曲領域,易服予人的觀感是正面的,見經典西方電影如《Some Like It Hot》(1959)、德斯汀荷夫曼(Dustin Hoffman)的《杜絲先生》(Tootsie)、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 的《Mrs Doubtfire》(1993)、希拉莉絲韻(Hilary Swank)的《沒哭聲的抉擇》(Boys Don't Cry)(1999),均見易服癖角色。本港電影則見傳統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戲目,電影如《龍門客棧》(1967)、《臥虎藏龍》(2000)、《新龍門客棧》(1992)、《笑傲江湖》系列、《刀馬旦》(1986)、《霸王別姬》(1993)、陳可辛的《金枝玉葉》(1994)等。
電視節目中涉及易服元素的娛樂節目由來已久,而且歷久常新。早期的綜藝節目可見諸《歡樂今宵》,近年則有《荃加福祿壽》,在節目中,藝人阮兆祥、李思捷、王祖藍大玩易服,扮鬼扮馬,深受觀眾歡迎。其中阮兆祥扮作盧覓雪,王祖藍化身「慳灠悿aby」,更成為城中娛樂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