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鳴在接受戲曲雜誌訪問時,以「夾心人」來形容自己,因為現時的粵劇資助主要用於培訓新人,或與承傳和創新的項目,對於一般職業班演出,除了租用場地有點優先外,便沒有其它支援了。好像劉惠鳴般情況,既非新人,也沒能力經常製作與承傳和創作相關的項目,於是無法受惠於粵劇資助政策。我還在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的最後半年,劉惠鳴已希望我能代他們這群「夾心演員」請命,可惜為時已晚,快退下火線的我,只能在最後一次會議上提出這個問題,讓秘書處記錄在案,留待下任委員跟進。
其實,對於部分上世紀八十年中出道、現時四十歲左右的演員面對的尷尬處境,關心粵劇的人是知道的,但卻愛莫能助。
我說「部分」,不說「全部」,是因為陷於尷尬處境的主要是擔綱文武生和正印花旦的演員,其他行當演員「落班」不難。傳統上,演員上位是靠他的票房號召力,或者有「後台」力捧,因為「職業班」是商業運作,依靠各種收入來維持經營。但廿世紀八十年中,一批喜愛粵劇的青年人到粵劇學院或跟隨私人老師學藝,繼而組班演出。從性質而言,只屬業餘,但久而久之,演出粵劇卻變成部分人的職業,問題隨之而生。因為粵劇是以文武生或正印花旦「擔票房」(包括公開售票或私人資助),因此,「紅褲子」出身的演員必定是在戲班經歷考驗,證明具觀眾緣,才有機會「擔正」。部分在學院或隨私人學粵劇的演員,就要獲得貴人資助,無愁票房,到累積一定「粉絲」後,才能在梨園站得穩。但在廿世紀八十年中崛起的新一代文武生和正印花旦,未經過「紅褲子」的洗練,也沒有受貴人賞識,能依靠的只有政府的支援,可惜由於他們是職業演員,能惠及他們的資助真是寥寥可數。 ■文︰葉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