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近年接觸阮兆輝(輝哥)的朋友,都會聽過他說,要粵劇有希望,最重要是培養出像龍劍笙般的演員。如果純從藝術造詣的角度看,前述的說話出自輝哥口中,會使人大惑不解,但對於商業運作為主導的本地粵劇界來說,有票房號召力的老倌才是整個行業興旺的最佳保障。
我過去六年一直做的是希望能夠把粵劇藝術傳統保存下來,不要再像上世紀般「除舊迎新」,使粵劇界出現「粵劇不姓粵」的危機。不過,作為傳媒工作者和舞台製作人,讓我一直擔心的是本地粵劇在現時年齡於六十或以上的優秀演員掛靴或半退休後,舞台再沒有大老倌,戲迷再沒有偶像,整個商業運作的粵劇市場漸漸萎縮,最後只能應現時一些粵劇界人士的訴求,由政府成立一個以公帑營運的粵劇團,承擔延續粵劇的使命。
理論上,靠公帑營運的藝術團體在資源上和各方面的支援都會比私營團體優勝,結果影響了界別的成長和生存。我擔任「表演藝術委員會」委員時,就曾提出過政府部門擁佔了絕大部分的公共資源,是把本地藝術發展為文化產業的最大障礙。政府部門擁有場地,可以把最好的檔期留給自用;又或可以動用公帑聘請外地出色的表演團體來港演出。凡類似前述的動作都屬干預和扭曲市場的運作,中、小投資者很難與之抗衡。
現時政府和本地粵劇界都致力培育一批二、三十歲的青年演員,惟他們的成長期往往需要十數年的光景,換句話說,他們只是「隔代承繼人」;中間空了的年代,便須由廿世紀八十年代學戲的演員「承先啟後」。如果他們吸引不到觀眾,粵劇就有在商業市場上受淘汰的危機。 ■文︰葉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