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9旬美國翻譯家沙博理 情迷中國一甲子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9-2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沙老在《我的中國》一書上為本報記者簽名。

——住胡同四合院 聽探戈耍太極 吃油餅練書法

 在北京胡同的四合院裡,住著一個聽著探戈打太極、愛吃油餅、喜歡練書法的中國籍美國老人。64年前,這個美國人漂洋過海來到中國,機緣巧合,短暫的旅行變成了漫長的停留。他愛上了這裡溫婉善良的女子,愛上了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60多年來,他與愛人風雨兼程、至死不渝;60多年來,他潛心翻譯事業,將瑰麗的中國文學帶給世界;60多年來,他時常到各地考察,與中國同呼吸、共命運。他就是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翻譯家沙博理。如今96歲高齡的沙老說:「我的根已經深深地扎在了中國,這裡就是我的家。」 ■撰文:香港文匯報記者秦占國、梁文雅、李茜婷 ■攝影:李茜婷

 在後海蜿蜒曲折的胡同裡,記者找到了沙博理的家。隨著腳步聲的漸漸臨近,一位滿頭銀髮、慈祥和藹的「高鼻子」老人推開了門,他不急不緩地說著流利的中文:「你好,快進來吧。」眼前的沙博理沒有筆挺的西裝、沒有驕傲的神情,有的只是一位老人的親切與一個學者的從容。60餘年裡,他的中國生活如同一本充滿傳奇色彩的書,需要人們一頁頁細細地品讀……

初來乍到迷茫不知所措

 1947年,31歲的沙博理帶著些許的冒險精神和僅有的200美元,橫越大西洋來到了神秘的東方古國,他沒有想到,這一來就是一輩子。當他乘坐的小貨船停靠在上海時,映入眼簾的卻是穿著長袍的男子、人力黃包車、偶爾經過的有錢闊太和飢寒交迫的孩童,沙博理低頭細語道:「這一切顯得既陌生又不知所措,一股中世紀的黑暗與落後瀰漫在上海的大街小巷。」

 為了生計,沙博理在朋友的建議下重拾「老本行」做起了律師。慢慢地,通過努力他開了一間屬於自己的律師行。在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裡,沙博理一邊進一步學習中文,一邊接觸了許多共產黨員,他還利用外國人的身份與國民黨上演了「潛伏」戲,掩護了多位當時中共地下工作者。

 雖然沙博理在事業上落了腳,但是站在大上海的茫茫人海之中,他仍舊感到一絲蒼涼與陌生。直到他遇到一位美麗聰慧的中國女子,生活開始泛起了片片漣漪。

學中文遇鳳子緣定三生

 1947年4月1日上午10點,一個叫鳳子的女人如往常一樣在家中準備午飯,她怎麼也想不到,即將敲開她家門的是一個金髮碧眼的美國男人,更無法預料的是,這個美國男人會成為和她共度48年的丈夫。在「咚咚咚」的敲門聲後,鳳子起身開門,「我找鳳子女士!」沙博理用異樣的口音說著中國話,兩個人在簡單的自我介紹後,決定每星期三次在鳳子住處見面,以一小時中文會話,交換一小時英文會話。

 起初只因學習中文的需要,沙博理在華人同學的介紹下找到了鳳子,但在一來二往的接觸後,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漸漸將兩人拉近。年輕貌美的鳳子在復旦大學國文系畢業後成了一名職業演員,她常常以主角的身份出現在《雷雨》、《日出》等話劇中,脫掉戲服,鳳子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中共地下文化工作者。硝煙瀰漫的年代中,沙博理被鳳子的活潑和熱情深深吸引著,被她的勇敢和正義深深感染著,被她的氣質和才華深深打動著。而鳳子也對年輕有為的沙博理頗具好感。

 1948年5月,在著名作家鄭振鐸的見證下,沙博理和鳳子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從此開始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神話」。

律師變翻譯家扎根中國

 《水滸傳》、《家》、《林海雪原》、《新兒女英雄傳》……半個世紀以來沙博理翻譯1,000餘萬字,從一名外籍律師變成了中國籍翻譯家,從對中國傳統文化一竅不通變成了「中國通」,從最初的陌生、彷徨變成了「扎根中國」。沙博理說:「和中國文學結緣,不僅加深了我對中國的愛戀,更讓我把這種愛通過翻譯工作播種到世界各地,讓不同種族、不同信仰的人通過文學認識一個真實、可愛的中國。」

 2010年「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2011年「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讓這位沉寂了半個多世紀的老人聲名大噪,沙老自嘲道:「我最近好像出了點小風頭。」然而,面對外界聚光燈下的光環,沙老的謙遜和泰然更加令人尊重。「能夠翻譯中國的文學作品是一種幸運,我只希望在有限的生命裡,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外國人,跨越語言的阻隔,領略中國文化的無邊大美。」

相關新聞
智能電網建設提速 中國技術領跑全球 (2011-09-29) (圖)
掀新技術革命 拉動經濟增長 (2011-09-29)
世界最大智能電網系統 落戶中新天津生態城 (2011-09-29) (圖)
特高壓跨省輸電  築空中能源通道 (2011-09-29) (圖)
中國智能電網研發成果 (2011-09-29)
2011智能電網國際論壇發言選錄 (2011-09-29) (圖)
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賀信 (2011-09-29) (圖)
9旬美國翻譯家沙博理 情迷中國一甲子 (2011-09-29) (圖)
如癡如醉:翻譯中國名著 傳播中華文化 (2011-09-29) (圖)
相濡以沫:愛上中國龍 牽手中國鳳 (2011-09-29) (圖)
京腔洋人:四合院裡的「老北京」 (2011-09-29) (圖)
《兩岸關係六十年》畫冊昨在京隆重首發 (2011-09-24) (圖)
龔仁心:華懋願為民族復興發揮作用 (2011-09-24) (圖)
畫冊入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2011-09-24) (圖)
龔仁心:兩岸是兄弟 家事無需外人插手 (2011-09-24) (圖)
採訪側記:首發式洋溢兩岸溫情 (2011-09-24) (圖)
王偉標: 畫冊出版 利兩岸交流 (2011-09-24) (圖)
贈送《兩岸關係六十年》畫冊 (2011-09-24) (圖)
孫政才:東亞南北且比翼 優勢互補覓商機 (2011-09-24) (圖)
華商反應熱烈 「心動不如行動」 (2011-09-2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