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相濡以沫:愛上中國龍 牽手中國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9-2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沙老家的客廳,牆上掛滿了名家書法和畫作。

 「我愛上了鳳,也愛上了龍。了解和熱愛中國龍,使我更加熱愛和珍視我的中國鳳。」這是沙博理在自傳《我的中國》裡寫下的一句話。沙老所愛的鳳與龍,正是與他相濡以沫的妻子鳳子和他「落葉歸根」的故鄉中國。

 「一身簡單的旗袍、高跟鞋、薄施脂粉」初見鳳子時的模樣,始終縈繞在沙博理的腦海中。他說:「東方女子有著世界上最好的皮膚,光潤細澤,略施粉黛的面龐如同鍍了金的百合花。」相愛的時光總是充滿甜蜜和美好,在相互的學習中,二人加深了對彼此的了解,這種了解慢慢變成了依賴,他們一起看京劇、話劇;一起坐在有茶室的花園裡品嚐龍井茶,談論中美文學;一起逛上海的城隍廟,欣賞奇異的手工藝品;一起挽手穿過大街小巷,在通宵營業的攤點吃一碗噴香的餛飩或幾塊油炸餡餅……

 沙博理和鳳子並沒有因時代的「封建」和世人的眼光而放棄彼此,1950年1月,沙博理和鳳子滿心歡喜地迎接了他們的女兒亞美的出世。「亞」寓意「亞洲」,「美」寓意「美國」,這個活潑、憐人兒的小女孩寄托了父母對這段跨國婚姻的美好希冀,同時,亞美本是鳳子的乳名。

沙老:愛妻是他的「中國」

 1993年,在鳳子的《迎接金婚——八十自述》中,她寫道:相隔萬里,在太平洋兩岸生活相互隔膜的我們,竟然相守了45年!回憶相伴幾十年,風風雨雨過來了,互望兩鬢白髮,喜悅的笑容爬上了滿臉的皺紋。

 1996年,鳳子沒能「遵守」她的金婚承諾,帶著無盡的遺憾離開了沙博理。院子裡盛開的玫瑰、客廳裡古老的傢具、書架上鳳子與沙博理的婚紗照,似乎都在訴說著他們矢志不渝的愛情。沙博理說:「我不會離開中國,不會離開這個家,因為這裡裝滿了我和鳳子的回憶。在這裡,我能感受到她的呼吸,看得見她的笑容。」

 他說:「鳳子於我不只是一個妻子,她是我在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流淌在中國和我之間的一條不斷的溪流,她帶著一個民族、一種文化、一個社會的精髓浸入我的身體和靈魂。因鳳子,我才能適應並心滿意足地生活在中國,她已成為我的『中國』」。

相關新聞
智能電網建設提速 中國技術領跑全球 (2011-09-29) (圖)
掀新技術革命 拉動經濟增長 (2011-09-29)
世界最大智能電網系統 落戶中新天津生態城 (2011-09-29) (圖)
特高壓跨省輸電  築空中能源通道 (2011-09-29) (圖)
中國智能電網研發成果 (2011-09-29)
2011智能電網國際論壇發言選錄 (2011-09-29) (圖)
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賀信 (2011-09-29) (圖)
9旬美國翻譯家沙博理 情迷中國一甲子 (2011-09-29) (圖)
如癡如醉:翻譯中國名著 傳播中華文化 (2011-09-29) (圖)
相濡以沫:愛上中國龍 牽手中國鳳 (2011-09-29) (圖)
京腔洋人:四合院裡的「老北京」 (2011-09-29) (圖)
《兩岸關係六十年》畫冊昨在京隆重首發 (2011-09-24) (圖)
龔仁心:華懋願為民族復興發揮作用 (2011-09-24) (圖)
畫冊入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2011-09-24) (圖)
龔仁心:兩岸是兄弟 家事無需外人插手 (2011-09-24) (圖)
採訪側記:首發式洋溢兩岸溫情 (2011-09-24) (圖)
王偉標: 畫冊出版 利兩岸交流 (2011-09-24) (圖)
贈送《兩岸關係六十年》畫冊 (2011-09-24) (圖)
孫政才:東亞南北且比翼 優勢互補覓商機 (2011-09-24) (圖)
華商反應熱烈 「心動不如行動」 (2011-09-2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