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哈密頓(左)和克里斯托多羅(右)對於中國的數學發展給予正面評價。香港文匯報記者劉景熙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景熙)一般人視拍拖是輕鬆平常事,但對本年度邵逸夫數學科學獎得主之一的理查德.哈密頓而言,卻是比精密數學還要深奧難懂的功課,他笑言:「研究數學時,若發現自己計錯數,只要把整疊算草紙丟進垃圾桶便可以;但和女性約會,你不小心說話,例如叫錯名字,後果可以很嚴重。」反映出這位數學家幽默的一面。
邏輯如膠水 黐實各範疇
哈密頓日前與另一得獎者德梅特里奧斯.克里斯托多羅分享數學的迷人之處。克里斯托多羅認為,數學雖然包含多個範疇,但邏輯就像膠水一樣,把它們牢牢黏緊,使它成為一個整全、緊密而又穩固的系統。哈密頓也覺得,數學迷人,在於它的恆久不變,只要它的前提一經證明,在其上面建立的推論也就不會被推翻;他以物理學為例:「最近有科學家發現,中微子比光速更快,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立刻受到挑戰,但數學不會出現類似情況。」
數學臨挑戰 難吸引學生修讀
哈密頓又表示,數學一直是科學界的「工具提供者」,「數學的角色相當重要,科學、工程時常需要運用算式,計算各樣事情,我們就是提供合用計算方法的供應商。」他指現在數學發展面對的挑戰,是對比以往學科分類不多的年代,要吸引學生修讀會難得多,「這個年代,年輕人都喜歡科技、喜歡玩電腦,如果我現在出生,也未必修讀數學。」
兩得主讚中國數學發展佳
對於中國的數學發展,兩位得獎者給予正面評價。陳省身、丘成桐已是國際知名的數學家,至於年輕一代的學子,亦讓兩位數學家留下深刻印象,克里斯托多羅半年前曾到中國訪問,他出席一個有關幾何學的講座,就看到很多中國學生前來旁聽。兩人不約而同認為,不單是數學,在不同層面上,中國將會在各方面擔當重要角色。
今年邵逸夫數學科學獎共有兩名得獎者,分別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戴維斯數學教授理查德.哈密頓和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數學和物理學教授德梅特里奧斯.克里斯托多羅。前者研究空間幾何的形狀和曲率如何隨時間變化,並在黎曼幾何學中引入「里奇流」微分方程式,幫助數學界解開七大千禧年難題之一、獎金高達100萬美元的龐加萊猜想 (Poincare Conjecture)。後者在愛因斯坦的方程式中,證明捕獲曲面存在,並指出引力波的相互作用可以產生黑洞,對科學界了解黑洞帶來重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