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伯大尼修院
香港演藝學院在06年時已出版由法國歷史學家樂艾倫教授編寫的《B* thanie and Nazareth French Secrets from a British Colony》,以紀念伯大尼古蹟校園落成,法文版在07年出版,由香港大學出版社發行,但為了讓更多香港市民認識及深入理解伯大尼的故事,中文版《伯大尼與納匝肋——英國殖民地上的法國遺珍》最近推出市場,內容介紹位於薄扶林小丘頂的伯大尼是香港第一所療養院,為牧牛場所環抱,由巴黎外方傳教會於1875年興建,服務傳教會士近1世紀。其姊妹建築納匝肋是巴黎外方傳教會亞洲區的語言及印刷總部,於1894至1956年間以亞洲語言出版無數書籍。書中亦有詳述學院的復修工程和有關伯大尼與納匝肋及巴黎外方傳教會的歷史,輯錄大量巴黎外方傳教會文獻庫中從未面世的歷史照片,當中包含200幅有關香港伯大尼修院及納匝肋印書館攝於不同時期的珍貴歷史照片,這批照片對復修工程極具參考價值。
小社區的感人故事
除了伯大尼與納匝肋的歷史,書中亦介紹了太古樓的動人故事。太古樓是當年納匝肋的員工宿舍,80多年來,坐落在現今薄扶林花園的位置。巴黎外方傳教會於1870年中,在港成立初期,需要人手幫忙清潔、洗燙及煮食等雜務,但礙於香港的教區尚未成立,不可能找到足夠員工,只好向內地的教區招聘。隨後員工的家人也跟著來港,人數最多的時期為二次大戰之前,約有48個家庭共400多人。太古樓的特色也是在當時的宗教及經濟環境影響下而產生;所有居民都是天主教徒,互相認識,甚至每家每戶白天也不需關上大門。由於人口日增,那裡演變成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社區,設有學校(聖華小學)及教堂(露德聖母堂),又孕育了多位神職人員,包括現任天主教香港教區副主教陳志明神父,而接載陳副主教的母親到醫院生產的正是露德聖母堂的本堂司鐸明之剛神父。
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明神父的領導下,太古樓堂區發展迅速,在納匝肋售予香港大學成為「大學樓」宿舍(1954年)及伯大尼售予香港置地(1974年)後,太古樓亦於1977年拆卸,發展成私人屋苑,即現今的薄扶林花園,而聖堂則遷徙到華富h華富閣,聖華小學則搬到沙田禾輋村。
五湖四海 太古樓之友
但太古樓舊居民的團結精神及友誼並沒有因此而終止。他們成立了「太古樓之友」,成為舊居民的聯絡平台,並在07年9月31日舉行大聚會,紀念太古樓拆卸30周年,由香港演藝學院免費借出場地,於當天在伯大尼的教堂舉行彌撒,200多名居民及家屬有部分來自海外如溫哥華等,擠進了只可容納100多人的教堂,之後又在前身為牛奶公司的牛棚話當年,重溫兒時點滴。「太古樓之友」現任會長為周瑪利,當年居於太古樓29號地下,和陳志明副主教是兒時玩伴。
位於香港薄扶林道的伯大尼,在1875年由巴黎外方傳教會建成,作為傳教會士休養之所(現位於中環炮台里的香港終審法院同是傳教會的建築物)。伯大尼修院運作百年後關閉成為政府建築物,1981年列入二級歷史建築,香港大學曾於1978年至1997年間借用伯大尼修院,後再交還予政府產業署管理。2000年,建築署就如何善用伯大尼修院進行研究,立法會在2003年3月,批准香港演藝學院將伯大尼及隔鄰的牛棚進行復修工程,改建作其校舍。伯大尼在2006年正式開啟,現為電影電視學院校舍,內設兩個表演場地、一個展覽廳、小教堂和由地下酒窖改建而成的法國巴黎銀行伯大尼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