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會從生活、農產、看病及情感慰藉多方面探討「空巢老人」的現況。
收入少 生活難
「空巢老人」的經濟收入來源較單一,而且水準相對較低。根據一項調查資料顯示,2006年湖北省農村人口的人均收入為3,700元(人民幣,下同),有81.8%農村的「空巢老人」收入低於此平均收入。經濟來源而言,靠「自己勞動所得」的佔62.0%,靠「子女給予」的佔31.4%,把「農村低保金」和「政府資助」作為主要經濟來源的分別佔2.8%及1.7%。
農耕勞動力老化 生產力低
由於青壯年勞動力的大量湧出,農村勞動力「空洞化」問題突出,只能由留守的「空巢老人」承擔農業生產重任,既令老人勞動強度增大,又不利於農業發展。
診費貴 生病無人照料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身體素質下降,看病就診的需要增加。雖然內地農村實行新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但因自費部分難以承擔,門診費用不能報銷,收入太低導致大部分「空巢老人」存在看病難的現象。此外,「空巢老人」生病在家只能由老伴照顧甚至無人照料。
失去情感支援 無助寂寞焦慮
由於子女不在身邊,失去相應的社會支援和情感交流對象,「空巢老人」常感孤獨和寂寞,對自己的存在價值表示懷疑,容易陷入無趣、無助的狀態。「空巢老人」的生命品質相對較低,根據2009年有關調查顯示,7.8%「空巢老人」存在焦慮情緒,非「空巢老人」僅2.7%;15.6%「空巢老人」存在抑鬱情緒,非「空巢老人」僅9.4%。這顯示「空巢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主觀幸福感明顯低於非「空巢老人」。
資料來源:《農村「空巢老人」有多難?》,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