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中國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養老模式轉變 衝擊千年傳統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0-17]     我要評論

有專家說,現時中國的養老模式逐漸由家庭轉移至社會,這會造成甚麼影響?

家庭規模縮小 家庭養老擔重

 傳統家庭養老意指配偶、子女、親屬負責對老人的經濟供養、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家庭養老是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傳統。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計劃生育的推廣及老年人口的高齡化,農村傳統家庭養老功能呈現弱化趨勢。

.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年輕勞動力向城市遷移,無法實現對老人的生活照料。

. 計劃生育政策的推廣導致傳統家庭結構發生變化,呈倒金字塔形,「4:2:1」(4個老人、一對夫婦、1個孩子)家庭增多,農村家庭規模縮小,家庭養老負擔加重。

. 老年人口的高齡化令經濟供養不足,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問題日益突出。

社區養老 供需脫節

 社會養老方式意指家庭以外的各種社會性幫助,如政府、企業、單位、街道、居委會等,包括居家式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

 居家式社區養老是老年人在家庭居住與社會化上門服務相結合的一種新型養老模式,居家式社區養老服務由政府、社區提供,讓經過專業培訓的服務人員上門為老年人開展照料服務,彌補家庭養老不足。社區還大力建設老年服務設施,如老年活動中心、老年學校、老年之家等,以滿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不過,目前中國社會養老方式發展未完善,服務供需脫節。全國老年人社區服務需求調查顯示,老人們最需要的服務包括法律援助、上門看病、上門做家務、服務熱線和聊天解悶等,分別達到22.2%、20.5%、18.8%、17.1%和16.8%。但這些服務需求的總滿足率目前僅為15.9%。截至2009年底,全國各類收養性養老機構共4萬個,養老床位總量293.5萬張,不足老年人總人口數的2%。

 隨著農村「空巢老人」的逐漸增多及傳統家庭養老功能的逐漸弱化,必然走向社會養老模式。但目前農村社會養老模式尚未成熟,傳統觀念尚未轉變,家庭養老仍扮演重要角色。

相關新聞
現代中國+公共衛生+全球化 供養父母 子女卸責? (2011-10-17) (圖)
作者簡介 (2011-10-17) (圖)
新聞背景:農村留守長者超4000萬 (2011-10-17)
有苦自己知 誰能伸援手? (2011-10-17)
概念鏈接:誰是「空巢老人」? (2011-10-17)
養老模式轉變 衝擊千年傳統 (2011-10-17)
概念圖:「空巢老人」問題 (2011-10-17) (圖)
想一想 (2011-10-17)
外國高招 值得參考 (2011-10-17) (圖)
延伸閱讀 (2011-10-17)
資料速遞站 (2011-10-17)
現代中國+全球化 諾貝爾科學獎為何中國無份? (2011-10-14) (圖)
作者簡介 (2011-10-14)
創立逾百年 歐美幾壟斷 (2011-10-14) (圖)
1901年至2007年諾獎得主國籍(部分) (2011-10-14) (圖)
傳統學風礙發展 經費不足成果少 (2011-10-14) (圖)
小知識:李約瑟難題 (2011-10-14)
概念圖:諾貝爾自然科學獎 (2011-10-14) (圖)
延伸閱讀 (2011-10-14)
想一想 (2011-10-1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中國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