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近年中國在太空科研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資料圖片
以下將從社會環境、教育制度、財政支持、學術風氣、語言因素及思考方式多方面分析中國公民未獲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主要原因。
長期動盪 難發揮創意
創造力是獲取諾貝爾獎的必要條件。但自上世紀初中期以來,中國經歷滿清覆亡、軍閥割據、國共內戰、「文化大革命」等,社會局勢不穩,未有足夠條件讓人民充分發揮創造力。至上世紀70年代後,社會逐漸穩定,才在科技領域急起直追。
有學者指,歐美雖然經歷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惟受困時間較短,科技發展從未停滯,尤其美國獨立後無發生大型戰爭,社會較穩定,故該國有較多諾貝爾獎得主。
求高分 不知所以然
中國的教育制度令學生較重視如何應付考試。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曾率領一批西方諾獎得主訪華,其間有人問中方學者裡有無高考狀元,楊振寧指出:「按照中國的高考標準,我們都是差學生,在中學裡,都排在10名後」。由此反映成績「高分」並不等於「高能」。
現時擁有超過廿名諾獎得主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有超過100多名中國學生。現於該校負責中國學生事務、畢業於清華大學的王海晶指出:「絕大多數中國學生學會了很多知識,但不會創造,不知道知識用來做甚麼。」
投資偏少 落後世界
有人認為,比較其他國家,內地對高等教育的支持有待增加。2005年,內地投放在高等教育的經費佔GDP的0.62%,比例低於已發展國家(0.99%)和發展中國家(0.74%)的平均值。
有學者認為,科研成果難以預計,需持續穩定的資金支持。以瑞士為例,她雖不是大國,但有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相比其他著名學府,該校規模不大,只有16個學系、360名教授,學生包括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研究生等只有1.3萬人,但產生超過廿名諾獎得主,可見學校規模不是大學成功的必要條件。事實上,瑞士政府對研發和教育的投資很大:2004年,該國的相關投資佔GDP近3%,居世界第四位。其中單對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經費支持,每年國家編列的預算接近75億元人民幣,令該校學者能進行多項高風險研究。
急功近利 重量忘質
有人認為,科研應以興趣為先,但中國學術界現時存在急功近利、抄襲盲從的風氣,令科研難以發展。另有學者指出,中國注重量化考核,忽視質量,如有單位制訂發表一篇SCI(即《科學引文索引》)論文便獎勵10,000元人民幣的政策,結果部分研究人員為錢,以取巧方法在一年發表100多篇SCI論文。據統計,中國的科研論文居世界第五位,但這些論文的平均引用率在世界100名外,從中可見重量不重質的不良現象。
外語發表論文 不利交流
17至18世紀,科學界的國際通用語言是拉丁文;18至19世紀是德文;現在是英文。語言障礙令非以英文為母語的科學家無論在吸收知識、交流意見以至發表成果上,面對一定困難,甚至未必獲得公正的評價。
注重演繹法 阻科研思考
有人認為,中國的傳統思考方法,令其未能快速發展自然科學。文藝復興前,歐洲科學界注重演繹法(即理性主義),邏輯、數學為主要工具;文藝復興後,歸納法(即經驗主義)興起,觀察、實驗及解剖為主要工具。歸納法令西方科學界尋求自然界的普遍規律,這能從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得主的成果都可看到。
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指出:「中國是演繹法,先有許多定理,然後進行推演。美國對物理的理解是從現象出發,是倒過來的,物理定理是從現象歸納出來的,是歸納法。演繹法是學考試的人用的辦法,歸納法是做學問的方法。」由此可見傳統的思考和研究方法影響中國人的科學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