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經濟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石油「巨虧說」遭市場質疑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0-2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廖毅然)國家發改委不久前才宣布下調成品油價格,內地隨即出現油荒。中石油(0857)在上周聲稱,集團今年煉油業務將虧損500億元(人民幣,下同)。惟市場隨即質疑,認為這家賺錢最多的國企誇大自己慘況,要求開放成品油定價權的聲音亦進一步增強。

 中石油副董事長兼總裁周吉平在上周四警告,若國際油價仍然維持每桶100美元以上,今年中石油煉油業務將出現500億元虧損。國家對成品油的定價是參照國際油價的起伏,但事實上,今年初為緩解通脹壓力,內地成品油的漲價幅度低於國際油價,反而當國際油價在9月下旬開始下跌後不久,國家便急切地下調成品油價格,中石油及中石化(0386)的煉油業務將繼續面對虧損。

央企「賺錢王」 淨利1241億

 國資委上周五發佈的數據顯示,102家央企當中,中石油以1,241億元淨利踩下中移動(0941)成為去年的「賺錢王」,中海油(0883)及中石化分別排第三及第四。三大國有油企均進入前五位,合共實現淨利潤2,705億元,營業總收入40,447億元。面對如此數據,中石油這個時候還拋出「巨虧論」,無疑引起一連串仇富情緒。

 有業內人士便質疑,500億元的數字屬誇大,而且中石油的銷售業務所得利潤,絕對可以覆蓋其煉油的虧損,中石油高調地拋出上述言論,其目的令人懷疑。國際原油價格上升,為油企的上游業務帶來盈利增長,即使中間的煉油化工虧損,但煉油帶來的是巨額盈利的下游業務。

各地油荒惹不滿 民企籲開放

 同一時間,內地許多加油站正在實施限購,輿論指出是兩大油企終止供油所致,周吉平的巨虧論因此被認為是為油荒開脫。市場逐漸流露出對「石化雙雄」壟斷油品市場的不滿,民營油品企業的聲音最大,他們認為油荒以及高油價的原因,就在於市場被壟斷,因此希望盡快開放市場。

 然而,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指出,目前完全放開油價並不現實,因此壟斷的企業將決定價格,最終只會把矛盾激化。最好的方法是讓更多民營企業能夠進口原油,保證市場供應之餘,也能形成一定競爭,其後才逐漸開放市場,釋放價格。

相關新聞
西博會投資簽約逾9千億 (2011-10-24) (圖)
龍湖減價 售樓處被砸 (2011-10-24) (圖)
中石油「巨虧說」遭市場質疑 (2011-10-24) (圖)
勁蝕1254億 內地基金20家換帥 (2011-10-24) (圖)
專家:粵不會爆溫州式危機 (2011-10-24)
甬港經濟合作論壇明開幕 (2011-10-23) (圖)
軟件外包工資成本年增兩成 (2011-10-23)
工銀租賃訂45架C919客機 (2011-10-23)
濟南外貿出口增幅冠山東 (2011-10-23)
滬奢侈品展商三成屬「新兵」 (2011-10-22) (圖)
西博會:甘孜旅遊文化簽44億 (2011-10-22) (圖)
京澳與歐盟簽6文創合作協議 (2011-10-22) (圖)
內房企港推介稱穗不「限外」 (2011-10-22)
義博會料吸客15萬人次 (2011-10-22) (圖)
傳允外資保險 售汽車強制責任險 (2011-10-22)
雅虎回絕馬雲美意 (2011-10-21) (圖)
中國擬與東盟簽人幣貿易結算 (2011-10-21)
近4萬客商出席澳門MIF (2011-10-21) (圖)
CEPA助拓內地環保產品市場 (2011-10-21) (圖)
戴德梁行掛牌出售 (2011-10-2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經濟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