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強調,特區政府每年興建1.5萬個單位並非不能檢討的「硬指標」,並強調為免影響維持公屋平均3年上樓的目標,當局目前並無計劃恢復公屋租置計劃。至於新居屋計劃的補地價問題,她強調,業主在出售時有重重限制,不會出現「政府鼓勵人炒樓」的現象。
多位議員認同政府復建居屋的方向,但關注整體房屋政策能否有效地解決港人住房問題。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表示,截至今年3月共有15.2萬人在公屋輪候冊中,質疑政府每年興建1.5個單位能否維持3年上樓安排。他又要求當局考慮恢復出售公屋計劃,及在預算案中增設私人樓宇租金免稅額。
暫無計劃恢復出售公屋
鄭汝樺在回應時表示,由去年中至今年中獲安置公屋的16,800個一般申請人,有五成於2年內獲得首次編配,而七成於3年內獲得首次編配,這些數字與今年中平均輪候時間為2.2年相符。當局會維持公屋平均3年上樓的目標,未來5年興建7.5萬個單位,平均每年1.5萬個,而該數量亦非「硬指標」,當局會因應情況檢討供應量。
她續說,一旦把公屋單位售予租戶,有關單位便不能再用來編配給輪候公屋人士,因此政府目前沒有計劃恢復公屋租置計劃,以免影響公屋流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