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記者聶曉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對於年輕人而言,若要投身建造業,大可修讀訓練學院的課程打好基礎再入行;但對於有家庭負擔的待業人士,卻難以花至少半年時間等待開班,而且4個月訓練期的5,000元津貼,亦難以養家。年多前從內地移居香港的朱先生(小圖左),初期求職處處碰壁,但在工會協助下,如今已在扎鐵業工作了7個月,對行業未來充滿憧憬。
34歲的朱先生,年多前從西安持單程證來港,與太太團聚。在內地當文職工作的朱先生表示,從前旅港時曾在報章上看到大量文職的招聘廣告,以為搵工容易,但由於他是藏族人,廣東話「能聽不能說」,加上香港常用的輸入法是倉頡,內地則用拼音,故數份文職工作都做不長久。
朱先生後來在友人介紹下,到地盤當雜工,日薪350元,但長遠仍解決不了經濟問題。
「先招聘,後訓練」的新措施,以及工聯會推動的「師徒制」,為這班待業人士提供了「入行捷徑」,直接將新人介紹予承辦商。今年初,朱先生在向建造業總工會求助後,由工會利用網絡找到一份扎鐵學徒工作,日薪增至760元。
7個月日薪增至逾900元
朱先生初期並不太適應,又曾中暑,好不容易捱過3個月,終於習慣。他說:「『行行出狀元』,扎鐵也是技術工種,而且今年8月1日加薪後,現時日薪已逾900元,足以解決生活問題;如果要入訓練學院慢慢培訓,我實在等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