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祭黃帝陵》
海上畫家黃勇生於70年代,近十年的創作生涯,從最初的文革題材到畫備受爭議的領袖、明星,再到畫中國山水以及最近的佛像,他並未將自己捆鎖於「波普藝術家」的名銜之下,而是將波普藝術力求表現自我的精神融會貫通進了自己的創作中。作為中國內地具有代表性的以波普創作聞名的藝術家,黃勇畫了大量的大眾形象,但他在畫這些形象時卻又在畫面中留下了獨特的個人烙印。他的作品,樸素而直白,以自己所熟悉的種種符號,記錄著個人的情感體驗。而他最新的創作方向,則愈加趨於平靜,他的選材與呈現,轉為吸收了更多的傳統中國式元素,而畫面之下所隱藏的更大變化,是令心靈恢復平靜,在時間的消逝中,為內心保留下最心平氣和的追尋。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
《記憶——印象》是黃勇在香港的第三次個展,前兩次分別在2007與2009年舉行。以兩年為一個時間段而計,他的技法與畫面本身變化並不大,但按他的話說即是,創作的心境已截然不同。他說:「當初首度來港時,出乎意料之外地,居然有那麼多觀眾喜愛我的作品。」如果說和當時相比,他作畫的最大不同是:「心越來越靜,看待事物越來越寬容,已不再只關注畫的本身,而將繪畫視為引導我的一種平和的生活方式。」
這次畫展中大多數作品的主題,仍是對於黃勇早期脈絡的延續—表現一種他個人所體驗到的流逝感。他引用《金剛經》中的句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他強調自己所畫的,是一種印象、一種感覺。就如同他之前創作過大量文革題材的作品,他渴望表現那個曾經狂熱而光彩奪目的時代,而那個時代的偉人毛澤東更像是他心目中的精神圖騰。生於70年代末的黃勇,對於充滿激情的歷史,有著從支離破碎殘存符號中提煉出屬於自己的想像的熱情。他說:「對比當下社會的離散,我願意緬懷那種逝去的情結。」
一般人大多認為波普是對圖像的消費,但黃勇本人卻並未將自己定義為波普藝術家。「其實我並不是用那麼時髦的方式使用圖像,這次的畫展尤其會更轉向傳統藝術圖像。」他已有近七、八年在用大家所熟知的方式作畫,他說:「繪畫曾經從愛好開始,後來成為職業,但現在我發現,也許它什麼都不是。」他對生命有著和畫家高更一樣的困惑,而在他看來,人生有不盡困惑,繪畫則正是解開自己終極困惑的法門。
許多朋友會說他作畫的主題單調,他也承認自己創作時是極為煩躁的、是接近自虐地在與耐心較量。轉變卻也恰恰藉此體現,他說自己現在變得越來越安靜。「我用繪畫中的『靜』把持、觀照自己。而其實我畫任何題材又都一樣,都是為了讓自己進入『靜』的狀態。」「靜」亦是他用以消解當初選擇使用大量西方圖像的一種方式。
冷靜而理性的作畫者
黃勇稱自己的作畫方式「冷靜」而「理性」,他所選取的從來都不是感性十足去表現自己的方式,因為他相信繪畫其實需要一些理由。他想以作品表達自己對存在的各種事物的理解。「各種事物都要消逝,一切都會慢慢陳舊。」而繪畫則是他個人的夢幻記號。
過去曾集中創作一批文革主題的繪畫的他,卻並非希望將自己不曾經歷的文革記憶定格,而是想將已發生的事件作為標本般放置、保存。那個年代於黃勇而言,更像是一種遙遠而神聖的民族支撐力,曾經真切存在過,卻又早已真切逝去。他說:「我其實是以一種懷念式的態度對待過去的事,那個消逝的時代中的某些精神,恰恰是當代所缺失的。」他常感到奇怪,短短30年,這個國家可以從一個極端發展轉化至另一個極端。「我不去評價其中的好與壞,我只是以個人心境去做出理解。雖然也許會有點悲觀。」
他希望大家能感受這種源自個人的理解,儘管不能指望每個人都讀懂,卻希望每個人讀他畫中想表達的意念時,又都會自有答案。這便是為何畫展的名字是:記憶——印象。藝術家所畫的,不過是自己內心認為重要的東西,那是一種印象,一種值得懷念的事物所連帶的時間感,甚至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懷念。但因為存在,所以印象不滅,記憶不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