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遊觀+數碼05》
遊觀+數碼?這樣的組合乍一聽上去是否有些出人意表?梁巨廷「遊觀」世界的觀察,是將最傳統的水墨山水與現代數碼相結合。科技數碼對現代社會所帶來的影響,也會對藝術家的觀念帶來與時俱進之革新。梁巨廷「造心中景」的創作觀念與傳統脈絡相關,但在吸收文化遺產的同時,他的水墨中也富含變化。傳統的蹤跡,與數碼影像時代構圖的空間特點相融合,因而便有了這「遊觀+數碼」的全新演繹。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
「我們坐飛機時,看到山,並非仰望,而是從高處望下去的俯視。」梁巨廷用這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平面美學空間在新的時代語境下所發生的變化,現代人在面對自然景觀時有了不同的視角,因而自然也就有了新的解讀方法。他認為可以在傳統方式中加入新的時代性視野。比如最基本的線條,我們看到這些作品中的線條吸納了由點而動的數碼影像中的特質,以令筆墨質感產生新的變化。又比如他所使用的絹本,其實是兩層,底層是宣紙,底層的宣紙畫到50%左右時,再裱以絹面,勾畫第二層。這種「一個空間之後有另個空間」的方式,自然也是傳統絹本作畫的演進。「我很喜歡宋元時期的絹本畫,但當時卻並無對另個空間的探索。」
梁巨廷所嘗試的,是探索新的路向與錘煉新的技巧。「我會嘗試幾種不同的墨相結合,從新角度、新方向繼承傳統遺產。」
為畫作融入時代訊息
數碼是這個時代生活感受的一部分,新聞、手機、網絡,一切地方都有數碼影像。數碼是以移動線條,塑就造型結構,建構平面空間,因而將這種方式結合在水墨創作中,已同傳統有較大距離。而將時代訊息融入畫作,則是梁巨廷10餘年來的嘗試路向。以線條、筆墨表達大小虛實的空間組合,來表現景致特色,是他最獨特的一種運用方式,而這也與他的美學觀念密不可分。他認為水墨不只是傳統的山水,更有新的美學觀念,像是現代建築中融合了水墨線條,而建造現代空間時也常會使用傳統物料。
延伸並開拓新的視野,才是藝術家最為關心之事。不只作畫,梁巨廷也教畫多年,從28歲到75歲的年齡層中,都有他的學生,而他也非常懂得如何通過啟發令學生們理解繪畫不只是關於歷史,更是關於現今——兩者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水墨的線條本身就意味著流動與幻象,而我們所身處的現實世界中又充滿了幻象。藝術家捕捉這有趣的關聯,並非為著跟隨潮流,而是希望更理解傳統的本質,從而生發嶄新可能性。
遊觀中的變化是不斷產生的,在梁巨廷看來,變化達到一段時間後,更將成為歷史的成果。他畫山水的過程中始終不斷地看風景,走往太行、黃山等地寫生,但落實在作品中又絕不是照搬描摹,而是描繪簇新景致。他希望這場展覽能令觀眾發現,香港水墨有許多的不同方面,水墨也是跟隨著時代有所發展,在傳統中演生出新的表達方式。26張藝術家4年來的畫作,會令我們見到水墨結合現代審美的形態。
梁巨廷也特別強調了顏色在這次展覽中的運用。「過去有風景,這次有顏色。」顏色是對他個人美學觀念影響深遠的一環,他的作品中有大量的遠景,因而對顏色所營造的肌理、氣氛與境界才格外看重。色彩帶來聯想與實際的感受,令人無法不為之著迷。因而當我們醉心於這些作品的氛圍中時,也能同時感受到創作者對營造其背後的場景與當下時代感相融合的獨具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