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在環球經濟氣候不明朗及最低工資效應下,企業多採取審慎的人才策略,為僱員加薪時多根據公司業績及個人表現為依歸,並逐漸以非固定花紅取代原有固定花紅制度。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的調查發現,96.1%受訪企業今年設有非固定花紅制度,員工平均獲發相等於1.43個月基本薪金,非固定花紅較去年的1.21個月為高,其中金融服務業的平均花紅金額更相等僱員4.09個月薪金。
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訪問了103家企業,當中46.6%受訪企業今年設有固定花紅制度,合計36.5%僱員納入固定花紅制度,獲發的金額平均為1個月基本薪金。但調查顯示,設有固定花紅制度的企業比例由2002年的80.8%一直下降至今年的46.6%。
今年僱員獲發放的非固定花紅,金額平均為僱員1.43個月基本薪金,較去年的1.21個月及前年的1.09個月為高。然而,今年卻有96.1%受訪企業設有非固定花紅制度;84.8%僱員獲發非固定花紅,平均獲發金額相等於1.43個月薪金,較去年的79.6%及1.21個月為高。
與績效掛u 漸成市場趨勢
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薪酬調查委員會主席孔于人指出,採用非固定花紅制度的公司及涵蓋的僱員數目持續上升,反映該制度在過去10年已逐漸成為市場趨勢。他說:「在不明朗的經濟環境下,以績效掛u的獎勵制度,讓僱主根據僱員表現及公司業績予以獎勵,可享更大靈活性。」他又補充,目前本港僱員流失率約為4%,比例不低,呼籲僱主除提供吸引的薪酬制度,亦應提供足夠培訓機會以挽留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