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事金融業以來,朋友們大多數的查詢除股票號碼外,其次是衍生工具的問題,由其運作到與市場的關係都時常有人不明其原理或結構。
在香港市場內交易的衍生工具,大部分都是以期貨或期權為藍本設計出來,除迷債、CDS(信用違約交換)、MBS(按揭抵押證券)及ELN(股票掛u票據)等創意產物外,如黃金期貨、外匯期貨、琤肏數期貨(俗稱期指)、認股證(俗稱窩輪)或牛熊證等都屬期貨類。
期貨或期權原先是出現在農產品交易,天有不測之風雲,天氣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質素(坊間的確有人參考中國通勝去炒賣農產品),供應量影響價格,商人為進一步穩定成本,故設計出期貨合約,目的為鎖定交易價。時至今日,發行商已經根據這個概念發展出形形色色的衍生工具,大致已在前段表述過。
實情期權簡單一點來說就好像風行香港的「籌」,例如在樓市當旺時,地產中介會派「籌」給準買家,根據「籌」的先後次序來決定持有人選擇單位的優先權。當求過於供時,沒有「籌」就連購買的權利也沒有,有權就有價值,排位先後等同價值的高低。一言以蔽之,期權賦予持有人有權在特定日期以特定價格買入或者賣出特定貨物,其優點就是可以運用小量資本達到全權持有的作用。這就是期權或那些衍生工具的骨幹。
市場熱捧符香港精神
所以呢?香港衍生工具市場交易量能冠絕全球,無出其右,實至名歸,因為派「籌」和炒賣實在是香港精神的其中一環,也是香港奇跡。
其實這類型的衍生工具除在農產品的範疇內發揮功效,只要用得其法,就能作對沖之用。例如在買入某隻股票時,同時也買入對應該股票的認沽權證(當然在結構上要準確計算),這樣就能發揮投資該股票的保險作用,鎖定利潤。
先了解,後投資!就是在投資市場立足的基本功。 ■美聯金融集團高級業務經理 陳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