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2月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楊甦棣公開干政 稱插手港事屬職務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2-0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楊甦棣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據「維基解密」早前公開的多份機密電文顯示,美國駐港領事館一直與香港反對派各黨派,包括民主黨、公民黨以至社民連等保持「密切聯繫」,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更「告洋狀」,要求美國干預香港事務。美國駐港總領事楊甦棣在一公開活動聲言,與香港的政黨及政團接觸,只是他們在香港「履行」的職責,「並無不妥」,又否認他們曾資助或支持香港任何政黨,更公開評論香港新一屆特首選舉,以至近期所謂的「種票」問題。

 「維基解密」早前披露的機密外交電文,美國駐港領事館涉推動「宗教(陳日君)、政客(李柱銘、陳方安生)、傳媒(黎智英)」三位一體港版「四人幫」的組合,並與「四人幫」過從甚密,狂索香港和內地情報。

 同時,美領事館一直與部分反對派中人頻繁見面,向他們搜集的情報涉及香港和內地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形勢、特首評價、特首選舉、政黨發展,以及內地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情報等。其中,民主黨的涂謹申和羅致光更被列為美方「要嚴格保護」的對象。

指自己所為是「外交工作」

 楊甦棣昨日會見香港傳媒,被問及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曾就「維基解密」披露的事件,批評他是「搞分裂的老手」時,他回應指,自己明白郝鐵川在外交上的立場,但否認美國有資助或支持香港任何政黨,稱自己進行的是外交工作,故接觸不同背景的政界人士,包括反對派及建制派是在「履行職務」:「我和我的同事在香港履行的外交工作,與中國外交人員履行的沒有分別,我覺得我們的立場並無不妥。」

「繼續留意唐梁政綱」

 就有關香港新屆特首選舉問題時,楊甦棣說,新特首必須得到香港民意的支持,香港特首人選除了愛國和有能力,也都要有民望:「香港人的意見很重要,令香港未來領導人可以有效管治,和滿足大眾期望。」他又稱,自己會「繼續留意唐英年及梁振英的政綱」。

 被問及近期多宗懷疑「種票」事件時,他就稱,歡迎香港廉政公署及選舉事務當局調查事件,期望能夠盡快查出真相,維護香港的民主,確保「一國兩制」得以持續。

高敬德指違領事公約

 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高敬德批評,楊甦棣身為美國官員,無權亦不應該對香港的事務指手劃腳,尤其「維基解密」披露美領事館與「港版四人幫」過從極密,已直接干預香港事務。他認為,根據《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和各國雙邊領事條約均規定,領館成員應當避免一切直接或間接干涉駐在國內政的言論和行動,更不得通過與反對黨接觸,或組織反對派,向其提供援助或聲援,表示同情等,故質疑美領館的行為,已違反了《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這是任何主權國家所不能容許的」。

計佑銘:毋須外人多言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計佑銘亦強調,楊甦棣對特首選舉說三道四,更試圖借所謂「種票」問題煽風點火、混淆視聽,露出他試圖干預香港政治事務的本質,又批評美國官員不應對香港的事務發表被視為干預性的言論,尤其具體涉及到香港新屆特首選舉的問題,因為這完全是由港人自己作主的事,毋須外人教香港人怎樣做。

劉宇新:難掩干預港事

 全國政協委員劉宇新則指,楊甦棣試圖否認干預香港事務,並不能掩蓋美領館促成「港版四人幫」的事實,尤其「四人幫」對香港政事的謀劃,部分連反對派政黨都不得其聞,但4人卻向美國總領事定時匯報,絕不尋常,與尋常的溝通完全不一樣。

王紹爾:種票論疑有幕後黑手

 資深評論員王紹爾批評,楊甦棣在「種票」問題上與香港反對派政黨同一口徑,反映反對派在區選後大肆炒作的所謂「種票論」或有「幕後黑手」。

相關新聞
民主黨當選區 安老院現8幽靈 (圖)
疑似「種票」選區選舉結果
住址竟遭3人冒用 10年租客不知 (圖)
華富二選區一戶涉「被種」3票 (圖)
種票案第七人提堂 (圖)
楊甦棣公開干政 稱插手港事屬職務 (圖)
搞激代價:公社人力民望跌至政團榜尾
郝鐵川:黃春平參選屬個人決定 (圖)
簡化安排:網上拉票擬准先發後審
來論:美駐港總領事干預香港事務欲蓋彌彰
內地孕婦「衝閘分娩」倍增 急症室淪陷 (圖)
非本地產婦經急症室入院分娩紀錄 (圖)
北院無產科 醫護陪轉院
「報細肚」圖打尖預約 (圖)
危急堅持來港 誕嬰嚴重貧血 (圖)
非本地產婦產後「走數」紀錄 (圖)
公立醫院出生分娩數目 (圖)
唐英年:按緩急推新策 (圖)
CY批「一鋪清袋」報道失實 質疑動機
葉劉:港發展ICT具優勢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