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圖為證監會副行政總裁及政策、中國事務及投資產品部執行董事張灼華。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近日市面上越來越多有關人民幣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基金供投資者選購,證監會昨天在「學.投資」網站 (www.InvestEd.hk)刊登有關RQFI基金買賣的常見問題,以協助投資者了解這類直接以人民幣投資於內地債券及證券市場的新投資產品的主要特點和風險。又提醒投資者買入這類新產品前,應全面了解其運作方式和相關風險。
證監會指出,RQFII基金的資產至少有80%是內地發行的人民幣債務票據,並可持有A股或其他獲准的內地投資工具,但這類投資不可超過基金資產的20%。基金單位是以人民幣認購及贖回。
證監會副行政總裁及政策、中國事務及投資產品部執行董事張灼華表示,RQFII基金是本地投資者參與內地債券及股票市場的一個最直接的渠道,投資者買入這類新產品前,應細閱銷售文件,包括產品資料概要,以全面了解其運作方式和相關風險。
該會指出,投資於RQFII基金的風險包括,單一市場風險:RQFII基金只投資於一個經濟體系(即中國內地),因此其投資風險過度集中於單一市場。第二是貨幣風險:投資者將本地貨幣(即港元)兌換至人民幣以買入RQFII基金時,需承受人民幣的匯率波動及中國外匯管制的風險。第三是債券相關的風險:RQFII基金面對與定息投資工具相關的風險,包括利率風險、發行商信貸風險及流通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