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今年1月18日是鄧小平「南巡講話」20周年。圖為1992年1月19日,鄧小平在深圳視察。資料圖片
據中通社18日電 今年1月18日是鄧小平「南巡講話」20周年,內地一些媒體尤其是廣東媒體紛紛開展熱烈討論,主題多關乎「南巡講話」的歷史意義與未來改革方向。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鄧小平南下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發表「南巡講話」,結束了圍繞「姓資姓社」的長期爭論,為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定下基調。
中共廣東省委機關報《南方日報》18日頭版頭條發表社論,標題為《改革:我們要搞快一點——紀念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20周年》。文章稱鄧小平視察南方指明了中國朝向市場化改革的大方向,並持續影響未來。文章同時指出,以前搞改革,主要是擺脫意識形態的束縛,現在搞改革則要打破既有利益格局的制約。
1月11日,廣州市新任市長陳建華在媒體發布會上高調回憶鄧小平南巡,其間數度哽咽,流下眼淚。
「南巡講話」20周年之時,關於新的改革方面亦引發討論。《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皇甫平」系列文章組織者周瑞金在《財經》雜誌上發表長文,稱中國改革「再一次到了最緊急的時刻」。
政治改革爭議最多
周瑞金表示,因為經濟體制改革深化必定涉及法律制度的完善、土地制度和國有壟斷企業改革、財政金融體制改革等,所以當前應以政治體制改革為中心。「今年是小平同志南方談話20周年,也是召開十八大的政治年」,「加強黨內民主必不可少,十八大換屆是個值得珍惜的機會」。
《人民日報》旗下《環球時報》18日則發表社論稱,20年後的今天,中國又在出現新一輪圍繞國家道路的爭論,由於互聯網多元聲音的參與,這些爭論對國家體制的涉入既深又尖銳,其中爭議最多的是政治改革。主流觀點認為國家不斷推進的行政體系改革就是政治改革,但也有一些人的目標是在中國實現西方式的競爭性選舉。《環球時報》認為貿然發動仿效西方的激進政治改革缺少最起碼安全系數,因此它不可能成為十八大之後中國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