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2012年1月創刊的《活化報》由位於油麻地上海街的藝術家工作室「活化廳」推出,在僅2頁的A4紙內,大到油麻地區內的新聞議題,小到各類折扣消息,加上「活化廳」組織的社區活動回顧,表面上是對街坊小報的懷舊,實則是藝術家介入生活,參與舊區「活化」的嘗試。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梁小島
香港舊區油麻地的地形,以垂直的彌敦道和水平的窩打老道為軸,橫著碧街、咸美頓街、登打士街,豎著砵蘭街、上海街、新填地街和廣東道,經緯交織。從19世紀70年代漁船業務的集中地,到如今城市形態的轉變,五金舖、南亞裔群落、食肆、裙褂店,是香港製造業最後的見證者。
小報的藝術實踐
3年前得到香港藝術發展局的委託,本地策展人及藝評人劉建華和十幾位藝術家共同承接了上海街的社區藝術中心的營運權,以藝術帶入舊社區為理念,將中心取名「活化廳」,接連舉辦各種社區活動。對於今年是連續第三年成功與政府續約,「活化廳」總司令劉建華以及成員希望能更加主動的與街坊溝通。在大伙商議之下,辦街坊小報的概念便產生出來。
「以單張的形式送入各家信箱,有一種很街坊的感覺。以往在社區裡,這些單張內容主要是各類商家打折信息、廣告,稍微有點文字內容的,就是區議會的宣傳。我們就想,如果提供一個空間,讓關心社區的家庭主婦、老人也參與進來,小報就是一個特別有彈性的形式。」《活化報》文字編輯Roland說。在大學修讀藝術的Roland,寫得一手漂亮的書法,畢業後便進入一家藝術機構做藝術行政。他對於藝術的理解,顯然正逐漸從抽象到具體中。
創刊號的首頁報道,就從花園街的兩次大火說起,嘗試從地產霸權的角度,討論舊區常見的排檔存在的合理性,並呼籲居民對小販經營的理解和寬容。「我們想告訴街坊,藝術也會關心街頭事的。」Roland說。Roland的拍檔、《活化報》的美術編輯Susan,是一位短頭髮、小個頭的小女生,之前在本地雙語文化雜誌《Muse》做設計,現為自由插畫師。為了讓《活化報》更加有親和力,Susan特意選擇線條畫,形象簡單,讓其有學生報的稚氣和活潑。
「就是讓街坊拿到手裡不會那麼排斥。有點漫畫的搞笑,又考慮我們不會印彩頁,黑白線條畫比較容易表現。」Susan說。《活化報》首印1千份,轉瞬派光,不得不趕快追印500份。Roland和Susan從上海街出發,逐家「掃街」,有時碰到好奇的街坊多問幾句,他們便會順便介紹「活化廳」的活動。「有的街坊讀得很認真,還會給我們指出錯別字,以及排版建議。」Roland笑著說。
《活化報》的概念,Roland說,其實是受到另一份社區老刊物九龍《大坑東之聲》的啟發。《大坑東之聲》創辦於上世紀70年代初,主要針對惡劣的居住環境,團結街坊,協調安置區內的居民與政府房屋政策的意見等。可以說是本地最早出現的街坊報紙。自80年代末停刊後,去年重新復刊,成為年輕人關心社區和社會議題的交流平台。登上他們的網站會發現,除了刊物,還有直播視像評論節目。「所以我覺得,藝術能介入生活的層面和角度應該是很多的。他們可能更偏重社會議題,我們則選擇更軟性和親切的風格讓街坊認識我們,發出他們的聲音。」
藝術家和街坊的互動
作為「活化廳」運營的項目之一,《活化報》的出現嘗試讓更多藝術家主動深入社區,和街坊打成一片。如何建立和街坊的長期合作,劉建華認為,藝術家們已經開始逐漸找到了自己的方法。「比如,我們曾經邀請韓國的藝術家做一個裝置作品,他們來了以後,除了創作還開設了泡菜製作工作坊,吸引在街市的街坊報名參加。我們還邀請了附近銅器舖頭的老闆在街頭耍金刀獻計。還有一個活動叫《多多獎少少賞》,就是讓街坊說說自己當年的威水史,以及評出最喜歡的店舖,比如哪家的甚麼東西好吃,哪家的服務好等。我們的藝術家會用各種材料製作不同的獎盃,活動結束後就給街坊舉行頒獎禮,很受街坊的歡迎。」劉建華說。
大大小小的節日都成為融合街坊的好時機。為此,「活化廳」會發揮各街坊所長,甚至和街坊合作,比如讓賣古董的師傅寫揮春,比如母親節讓街坊參與手工製作,準備獻給母親的禮物。「還有的做裝修的師傅,喜歡畫畫,後來乾脆找我們合作,一起在T恤上畫圖案,再拿去擺小攤檔賣。我們現在的電視天線就從巷尾的一家電視機修理舖頭拉過來的,兩家合用,舖頭老闆還幫我們調出信號。」
雖然Roland和Susan都不是本社區人,問他們怎樣形容油麻地時,Roland用了「繽紛」兩個字。「這裡有大排檔、五金舖,也聚集了不少南亞裔人,還有電影院、書店,不同人群的混雜和融合,別具味道。」2月的這一期,訪問時Roland有了不少點子,但還沒有頭緒,「只能邊做邊看看。希望日後還會有開放給街坊的專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