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曾俊華出席商台節目。香港文匯報記者曾慶威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為求積穀防饑未雨綢繆,應對環球經濟波動,以至特區政府換屆的「內憂外患」,新年度財政預算案繼續奉行審慎理財、應使則使的財政理念,卻被社會上有些人質疑是「守財奴」。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坦言,堅守財政紀律並非代表「一毛不拔」,相反,在有需要時政府先後一次又一次毫不猶豫地投入資源,幫助社會解決困難,期望力盡所能紓緩日後的社會問題。他又以《老人與海》寄語港人要繼續延續「永不言敗」的精神,即使前路崎嶇筋疲力盡,都要抖擻精神邁步向前。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獲社會普遍支持,財爺昨日在《香港家書》節目,以寄給住在紐約的姑姐的信,與港人分享預算案的內容及感受。回想過去,他相信,談得最多的是抗擊金融風暴,以至渡過經濟危機的過程,尤其是面對百年一遇的世紀金融風暴,即使外圍經濟風起雲湧、出口一度急跌至歷史低位、失業率突然急升、經濟增長銳減,港人卻展現出堅毅精神和高度智慧,政府更是處變不驚迎難而上,成功克服困難再度奮起,個人有幸能夠出任財政司司長與市民共患難,親身感受永不言敗精神,感到十分驕傲。
保障就業提升收入最實惠
因應社會集中討論預算案中的一次性紓困措施,財爺強調,基層市民利益是施政首位,而搞好經濟亦是長遠保障基層市民生活的良方,因此保障就業、提升收入更是保障基層最重要及實際的手段,但有關紓困措施其實佔每年約4000億元政府開支的一小部分,其他投入在教育、基建、醫療和環保等方面的資源相對較為可觀,「就以撒瑪利亞基金注資100億元的措施為例,受惠人數可能不及直接向市民發放現金,但它亦能務實地回應市民的需要,更切合保障有需要市民的社會價值」。
不為下一代添沉重負擔
財爺說,針對外圍環境陰霾未散可能出現的經濟危機,預算案以特別措施協助中小企,包括為企業提供1000億元貸款擔保、寬免本年度商業登記費、75%利得稅及進出口報關費減半等,以紓緩中小企經營壓力。他坦言,今年正值政府換屆,在種種政治經濟因素影響下,政府繼續推行「穩企業以保就業,促經濟以安民生」的策略,同時要如履薄冰,未雨綢繆,為提升香港抗逆能力作好準備,「政府過去在教育醫療衛生等範疇的支出,反映出政府對社會的承擔,最重要是沒有好像好多西方國家一樣,為下一代造成沉重財政負擔」。
撰預算案前讀《老人與海》
財爺更透露,撰寫預算案前,特意快速翻閱海明威的名著《老人與海》,再次感受老人在大海與大魚搏鬥,即使筋疲力盡甚或遭遇鯊魚來襲時那份永不放棄精神,「我記得在紐約讀中學時,老師要我看《老人與海》。這是一本好書,不同年紀看它,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令我想到過去5年,我們即使遇到種種的艱難困頓,香港人也永不言敗抖擻精神」,相信只要香港延續這份精神,無論前路如何崎嶇都可以重新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