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1996年2月10日,馬鞍山馮堯敬紀念中學逾50名師生參加「金腳遠足計劃」,一行人抵達八仙嶺仙姑峰後,懷疑有人吸煙留下火種,釀成山火。32歲教師周志齊及26歲教師王秀媚,與3名學生葬身火海。前教育署署長余黎青萍,一直沒有忘記當年的事。因此,她於事件16周年前夕,以文章表達對遇難師生的悼念之情。]
「人間有情 潤物無聲」,在八仙嶺大火後,一直標示在八仙嶺郊野公園自然教育徑「春風亭」內,以悼念兩位英勇的教師,在烈火中,奮不顧身,捨命搶救學生。他們就是王秀媚老師和周志齊老師。
不顧己安危 助學生逃難
1996年2月10日星期六上午,馬鞍山馮堯敬紀念中學4位老師,帶領48名學生到八仙嶺遠足,計劃以課外活動,啟發和肯定學生潛能。攀登仙姑峰之際,驟見烈火熊熊,迅速蔓延。瞬間,遍野頓成火海!
自助求生,原屬本能反應。然而,4位老師把學生安危置於自己之上,奮力協助學生逃難。結果,王、周兩位教師捨命救人,尚有3位同學不幸罹難,13人受傷。
八仙嶺大火 盡見性本善
人性的善良,在事件中表露無遺:學生互相扶持,關顧弱小;救援員悉心盡力,忘我救人;醫護員晝夜不分,廢寢忘餐;教育及社會工作人員作輔導安排,不辭勞苦。
社會人士無不動容、黯然神傷,紛紛向學校師生施以援手,更有願意捐獻自身的皮膚或剛辭世至親遺體,供學童植皮手術之需。社團和其他學校,毫不吝嗇慰問、捐款。香江暖流,流暖香江!
亭名寓關愛 兼警醒遊人
同年,前教育署聯同漁農處、教協及教聯成立工作小組,綜合各界意見,決定在八仙嶺郊野公園設置避雨亭,命名為「春風亭」,以紀念義勇師尊、彰顯互助互愛精神,並提醒遊人愛護大自然,慎防山火。
配合3月12日植樹節,「春風亭」落成啟用,由馮堯敬中學師生代表及政府和其他教育界人士,在亭旁種植兩棵羅漢松。而「春風亭」內,鑲有中、英紀誌,簡述當日憾事經過。
經烈火洗禮的學子,受四位教師激勵,均振奮自強,有如火鳳凰,在烈焰中重生,不負葬身火海的教師。
「……讓春風亭留住春風,化育萬物,樹木樹人。」■余黎青萍 (前教育署署長)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