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話劇《示範單位》成員專訪。
聽到《示範單位》這個劇名,你大概就會猜到,它要講的,是一個有關地產的故事。然而「買樓」這種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行為背後、在「樓」的image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意義?在許多人印象中,潘惠森的劇場作品似乎總帶些荒誕、超現實色彩,這也或許正是他的作品一直「好看」得十分獨特之原因。然而今次,他帶給香港藝術節觀眾的,卻是一個十分「現實」的題材——買樓的話題,無人不關心。那麼在一層樓中,可以發生怎樣的故事?
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一個示範單位空間內,走進一對渴望買樓的夫婦,而既然買樓,當然要有地產經紀在身邊,所以戲中出現了三位地產經紀,三人不約而同約了這對夫婦來看樓。他們要爭生意,各自發揮能耐。一場買樓的行為,令五個人有機緣在同個空間相遇。他們內心的意願、渴望,人生的過往故事與種種思考,也由此展開。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 攝:彭子文
熟悉潘惠森作品的觀眾,或多或少都會覺得他的作品有些超現實意味。對此,潘生本人的闡釋最為到位:「超現實就是由現實而來。」《示範單位》也不例外。買樓是個非常具有社會意義的題材。中國人講衣食住行,住又是其中重中之重。香港的現實,本身就是劇場的最好取材。因而這部劇首先建立在非常現實的背景之上,演員的表演也是遵循著「先找到實在的東西,再去找虛無。」之原則,去探討劇情背後的人生。
「人生是一杯沒有加糖的咖啡。」而這杯咖啡之中,大多數人關心的問題,又其實相同。
藝術節中,我們會看到許多國外的優秀劇場作品,而本土創作在其中只佔一部分比例。這對本地的戲劇工作者而言便更是考驗:「究竟香港人最關心甚麼?大家的生活最離不開甚麼?」居所的題材便應運而生。無論是有錢人、中產還是窮人,所有的階級都離不開「住」的問題。所以,《示範單位》的構思很快在潘惠森腦海中成形。
買樓一般都要通過地產公司,買家也通常需要與地產經紀打交道。「劇本的方向就很快被明確。」潘氏表示:「這是一個發生在地產經紀和客人之間的故事。三個代表不同公司的sales,和一對來看樓的夫婦,在這買樓與賣樓的過程之中,一定會發生些甚麼。」三個經紀要各自發揮能耐、你爭我鬥搶生意,但彼此破壞反而不如大家都讓一步,實現三贏。所以他們表面聯合,背後又都各有算計。對三人各自來講,這單生意又都不只代表賺取佣金,而反映出他們每個人對人生的盼望,這種盼望可能極為卑微,但卻有著各自的獨特意義。
而來買樓的一對夫婦,丈夫開紙紮舖,整日以紙建造豪宅,妻子每天見到紙紮舖中充斥名車名袋的虛幻世界,卻盼望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真實的家。兩公婆最初的目標,是為找一個更好的居住環境,但在這尋找的過程中,他們漸漸發現到自己的本我。潘惠森說:「很多人以為自己很了解自己,但其實要在特定的處境下,人才發現自己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具有這樣的取向。」所以兩公婆表面的和諧隨之打破,買樓的行為,代表了香港人對居所的共同意願與渴望,但買樓背後,關於生存、人際關係等問題的更深層意義,卻發人深省。
正如張錦程飾演的其中一位經紀整日思考的哲學問題:「為甚麼我們一定要買樓?買到的難道不是空中樓閣?」
一種本地創作的類型
潘惠森不滿足於循規蹈矩,也不甘於被觀眾猜到他的創意,因而他帶給我們的作品,永遠有趣,永遠出乎人的意料。儘管總被理解為作品題材偏於「超現實」,但其實他只是認為創作需要冒險——雖然冒險有風險、觀眾可能不易接受,但他希望既能忠於自己的創作需求,又不孤芳自賞,而將最本土的語言、情節、故事,在劇場中帶給人們。
他劇中的人物,就在我們身邊,像是陳淑儀扮演的經紀,替人打工的終極盼望,是自己有朝一日能開間地產公司。又譬如另一位經紀陳曙曦,他的成功之道就是「打尖」(插隊),而造成這種情況的,恰恰是九七年地產高峰前,他為了賺快錢,曾不眠不休排了七天七夜的隊,徹底怕了排隊這行為。
潘惠森對於演員們的演出,有著極高評價。他說:「有才華的演員太多,但才華之外,他們幾位,都經歷過了多年的浸潤沉澱,所以這次的cast可謂理想。」「示範單位」的「示範」意義,不只在於買樓,更在於演員。「他們是香港本地培養出來的一班成熟演員,經過多年磨練之後,那種駕馭戲的味道,就像是品酒,一入口便能覺出醇香。」和這樣的班底合作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本身,便具有劇場演出的role model意義。
潘惠森認為自己的創作,一路進化,但並不適合被一個形容詞框定。他說:「我想觀眾更加認識到,一種本地創作的戲的類型」。這類型,不受限,不拘泥,不固定,不平淡。他的戲中有悲、喜、超現實、荒誕,更有現實。或許他的作品,本身便無法以一個形容詞去囊括,但高水平的觀眾始終心知肚明:「潘氏的戲,絕不會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