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2月2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通識把脈:文憑試練習卷評論系列三之三•技巧叻知識弱 高分無望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2-2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早前兩期專欄所提及的例子,比比皆是,筆者認為通識教育科雖然是「跨學科的學習科目」(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但它始終都是一門「學科」,尤其在考試上,存在通識科獨特的評核模式或慣例,例如提問用字、不同題型及作答技巧或方向,並不是取得心理學、社會學、醫學及環境科學學位,就肯定姿﹞嚏C

 相反,若考生光有其考試技巧,如對提問字眼及題型的了解透徹,懂得考試的時間管理,對段落安排、引言結尾及說明論證法的掌握也十分到位,也一定不能考到好成績,原因很簡單:光有招式,但缺乏內功的修煉是不行的。

 招式意指考試技巧,內功就是知識,有技巧但無知識(概念性知識及社會脈絡知識),光有框架而沒有內容,變成「有姿勢無實際」,正如一位名師所言:「好像一個人,只有軀殼,但失去了靈魂。」因此,通識教育科需要知識及技能同時相輔相成,在學習經歷中更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常更新題型利考試

 最後,筆者為2012文憑試模擬試題,製作了一個簡單的題型分析表。

 事實上,坊間已有很多資深通識科老師相繼發表不同的題型分析框架,筆者也是參考那些專家名師而得出此表。各位同學千萬別以為這就是終極的題型分析表,現實是,通識科的考題千變萬化,而考評局更有意考核同學的思維及應變解題能力,因此這個分析表肯定不能完全兼顧所有的題型,尤其是高補通識教育科有6個獨立單元,歷時18年之久,在試卷出現過的題型層出不窮,這個分析表只是「盡可能」攬括題目,需要不定期地優化更新,因為說不定在下次的考試,考評局又會有新的題型來考驗各位同學。(完) ■林觀勇 樂善堂楊葛小琳中學通識教育科教師

逢星期一見報

相關新聞
蒐學校試卷牟利 「操卷班」涉侵權 (圖)
舊卷少重出 操練法式微 (圖)
補習班卸責:學校「預驉v被複印
律師:無警告字句非默許
8大學增內地生額 取消修讀基礎年 (圖)
港大再辦活動吸371中學尖子 (圖)
報讀63內地高校須現場確認
招生諮詢日 (圖)
家庭綠洲:個人蛻變計劃(三):發掘及肯定個人潛能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重囚雙非中介 (圖)
通識把脈:文憑試練習卷評論系列三之三•技巧叻知識弱 高分無望 (圖)
公共利益:社會服務「外購」 減成本升品質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