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政治因素推高油價
在國家面臨經濟放緩和物價上漲的雙重壓力之時,輸入性通脹的壓力同樣不可忽視。中信證券國際期貨董事總經理邵華斌認為,歐美為刺激經濟推出一系列的量化寬鬆政策帶動了國際價格,特別是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將不可避免地推動國內商品價格的上漲。
此外,政治因素帶來的物價上揚風險也在醞釀之中。由於伊朗和利比亞等地緣政治的問題,國際原油價格並沒有因為需求的減少而下降。邵華斌指出,相對於國家市場來講,原油價格依然非常堅挺,甚至有屢屢衝高的可能。油價脫離供需基本面,加之今年世界幾大主要國家都面臨著大選和換屆,物價走勢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
中國銀行的一項報告也指出,如果中東政局繼續動盪或者加劇,原油價格還有上漲的空間。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孔慶影認為,今年國際油價受供應鏈的衝擊可能都較大,地緣政治的小事件不斷,伊朗與美國等經濟體能否和解也有待觀察。中金公司研究認為,目前原油的基本面比預期要弱,上半年都可能出現小幅供大於求的局面。
貨幣政策適度預調微調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美元快速擴張的勢頭趨穩,由此導致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預計也將趨穩。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則認為,中國的貨幣政策不能轉向寬鬆,但可針對中小企業的困難進行預調微調,同時更多的發揮積極財政政策的作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