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科的學習經常提及「概念」,故此如何學習及運用「概念」變成主宰學習成功與否的主要因素。現在常見同學在學習時把一些「概念」記下來,誤以為在測驗或考試時把「概念」寫下來,就可以取得分數。其實考核的評分並不在乎「概念」出現次數的多與少,而是靠一些活生生的事例、個人經驗等,來把「概念」活用出來。以下嘗試引用一些例子來說明。
「太湖藍藻反映了生態污染問題。」這一句是一個答案,那麼問題應該是甚麼?
1.) 太湖藍藻反映了甚麼問題?
2.) 太湖藍藻反映了甚麼環境問題?
3.) 太湖藍藻反映了甚麼「可持續發展」問題?
相信答案非常顯淺,應該是第二題了。假若要回答第三題的話,現有答案又需要作甚麼修訂?
開首句緊扣作答意念
為了回答第三題問題,先要了解「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可持續發展」一般可分為環境、社會及經濟三個向度來解釋及說明。如果只單單答出與環境相關的問題,很容易使人誤解成為環境問題,而不是「可持續發展」問題,所以在回應時其中一個可行的作答方法是,嘗試將環境問題,及社會或經濟問題之間的關係呈現出來。如能在答案開首第一句(即很多人稱為主題句、陳述句等),做到的話,效果會較理想:「太湖藍藻反映了生態污染問題,而這污染問題影響當地捕魚業的生計」。上述句子可以當作為開首句,並且嘗試把環境及經濟兩者之間的關係寫出來,緊扣著「可持續發展」的意念。
內容補充免虎頭蛇尾
除了在答案的開首第一句緊扣概念外,在內容上同樣需多加留意,以免虎頭蛇尾。再用藍藻為例,在內容上,作答時可先解釋藍藻因何及如何造成生態污染,以顯示對生態污染的認識,亦即是展示知識內容層面的認識,然後進一步把生態污染與經濟上影響捕魚業生計之間的關係加以說明,這樣便可以把環境與經濟的相互關係呈現出來,比起只講環境生態的影響,前者更能緊扣「可持續發展」的意念。到了另一段,就可以把焦點放在環境與社會的關係上。這樣「可持續發展」的3個向度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聯繫。
若要增加作答的挑戰,不單只是集中於「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的關係討論上,更可以嘗試探討「社會+環境+經濟」三者的關係。 ■盧世威 勞工子弟中學通識教育科科主任
逢星期一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