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預防青少年援交計劃昨發表研究報告,期望社會正視援交問題。左一為謝紀良。香港文匯報記者林裕華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林裕華)本港青少年援交問題多年來未見改善。關注援交問題的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表示,2007年至2011年初,共接獲57名援交青少年求助。社工分析指,年輕人踏上援交歪路不只是為了金錢,反而與生於破碎家庭有關,例如:一名女同性戀者援交,是因年幼時父母離異,因而痛恨父親,想成為有承擔的「男人」,以援交賺錢照顧伴侶。此外,渴望被重視亦是援交「原動力」:曾有一名女孩3個月內援交20多次,為的竟是嫖客讚賞,故機構輔導工作:先要撫平心靈創傷,以及協助建立自信。
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預防青少年援交計劃昨日發表研究報告,指2007年至2011年初,共接獲57位援交青少年求助:17歲以下佔約70%,最年輕的是1名11歲男孩。
恨父棄家 女孩盼做「好男人」
該計劃主任謝紀良表示,深入輔導各求助人後,發現「賺快錢」只是青少年援交表面原因,生長於破碎家庭才是主因,約一半以上求助個案均有類似成長經歷:一名從事援交1年的15歲女同性戀者,因成長創傷「強忍」性取向,與男人援交,「那名女孩年幼時父母離異,因痛恨父親離棄家庭,想成為有承擔的『男人』,便為男人援交,賺錢照顧自己的女性伴侶」。該女孩終患上3種性病,陰道更長出3顆疣,即俗稱「椰菜花」。
謝紀良指,女同性戀者參與援交,是約1年前出現的現象。部分嫖客因以為女同性戀者沒有與男人性交經驗,身體較「乾淨」,不大機會有性病,故喜愛找女同性戀者援交。不過,他指,這只是嫖客「一廂情願」。
桃色新聞多 錯誤合理化
另外,個人形象低落也是援交誘因。謝紀良稱,曾有一名女孩3個月內援交20多次,為的不是金錢物慾,而是嫖客讚賞,「那名女孩每次援交後,都會瀏覽援交網,看嫖客如何讚賞自己的皮膚、樣貌輪廓、身材等,令自己覺得深受重視」。謝紀良續指,社會對性愛態度越趨開放,不少傳媒大肆著墨於女明星被富豪包養等桃色新聞,無形中把「親密關係換取物質」合理化,青少年受感染容易踏上援交歪路,藉以賺錢滿足物慾。
父母若知悉 切記勿歧視
謝紀良表示,不少「過來人」因援交身心受創,追悔不已。曾有少女援交時,要求嫖客使用安全套被拒,遭嫖客暴力對待,強行完成性交易。若身患性病,更是後悔莫及。他又指,有少女被嫖客「起底」或偷拍,把該少女相片上載援交網,令少女私隱被公開,終被「踢出校」。謝紀良提醒,父母得悉子女援交後,須無條件接納,切勿令子女有被歧視的感受,否則子女會重蹈覆轍。而社工輔導援交青少年時,會先帶他們作身體檢查,然後「從心出發」,撫平他們成長的心靈創傷,繼而協助建立自信,讓青少年重返正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