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上圖)彭俊傑——貨櫃中的標準山水音樂。(下圖)達達——十二門徒像。
如果我們回顧二月視覺藝術界的重要展事,便不可不提到剛剛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結束的《對倒》多媒體藝術展。由林漢堅策展的這場跨越不同媒介的獨特展覽,請到了攝影師練錦順、演藝音樂人劉以達、跨界創作人達達等六位藝術家,共同以作品輝映文學家劉以鬯小說中的「對倒」概念。今次首先為大家帶來的兩位創作人達達和彭俊傑,共同以跨界的「十二門徒像」,為我們形象展示了何謂「對倒」以及「失去面貌的人」在當下社會如何尋覓價值。
達達篇
石與人的十二門徒像,希望表達怎樣的創作概念?
達:「對倒」石與人的十二門徒像試探索精神價值與使用價值的「對倒」關係,西方繪畫隱藏著宗教精神價值的情結,在傳統上十二門徒圖畫像具有某種宗教象徵和意義,並非一般商品能及,但直到資訊發達的今天,慢慢被數碼化及商品化,甚至於網絡被複製流傳。原本的價值被取代及異化,甚至變得支離破碎不能辨認。繪畫原本呈現一種「非商品性」及「非實用性」的美的追求,但現在圖像是潛言默化的商業行為,人的個性普遍被取代及同化,受支配及控制,再沒有像聖徒圖像般無私的崇高追求,或像卡夫卡「蛻變」小說中,格里高爾.薩姆莎(Gregor Samsa)變作大型的爬蟲,意喻在物欲追求生活中,人變得疏離、孤獨、空無、焦慮、及荒謬,「倒退」到一低等爬蟲動物,甚至「倒退」到冷漠的石頭。
跨媒介的創作形式,在這次的作品中,起到了怎樣的效果?
達:是影像聲音的哲學對話,在兩個錄像播放中的平行空間,重複的片段,啟發人對物性與人性的參透,重新解放繪畫與錄像之空間界限。
由石演變人(Beings)及人「倒退」成石,可言喻人類生物及文化的進化過程。石(體)象徵著人(體)的原始本體(ontology)、包括獸性(id)及生存本能(instinct),生存繁衍等恆常不變的自然定律。石就好比冷漠的機器,只具備特定運作模式(工具及功能性),更彰顯冷酷無情的人性。
將石提昇及變得人性化(人化現象),是人類一個獨有的文化演進過程,從基本功能發展至自我精神追求,藝術欣賞和宗教膜拜,石體象徵著人體,帶著人類由功能性的生活發展至非功能性的追求,更記錄人類文明歷史的過程。
您希望通過「失去面貌的人」,激發觀眾進行怎樣的反思?
自人從文化得到提升後,由石器年代發展至工業世紀及資訊科技社會,人體不知不覺轉化為物體(物化現象),人活在自我及無交流的生活中,不單變得疏離(estrangement)、孤獨(solitude)、空無(nothingness)、焦慮(anxiety)及荒謬(absurdity),更「倒退」到原來的石體中,變得麻木不仁。對於生存在一個非理性及無意義的世界之現實,人開始感到無助,對世界感到空無焦慮,惟有活在懊惱的當下,期待美好明天的來臨。
展覽以「對倒」石×人/人×石(RockBeing BeingRock)為題,展示扭曲人生如石一般、粗獷、原始和不加修飾。在受信息控制的世界裡,人變得無性格,退化程度就如原始的爬行動物,甚至連石頭也不如,失去了人性的面貌,只有石一般的醜、漏、透、粗皺。
彭俊傑篇
您創作的原創音效,與達達的創作,進行了怎樣的配合?
彭:我希望彼此是一種對等、互動的配合!
跨媒介的創作形式,在你們合作的作品中,起到了怎樣的效果?
彭:這樣的合作形式可以做到以一種藝術形式衝擊另一種藝術形式,或者是互補的關係……
您個人如何看待「對倒」這一概念?
彭:「對倒」這一概念如總策展人林漢堅所說,是一種同步、有著相同的文化情境,是多樣手法、藝術不同的表現,彼此可以沒有接觸,但共生在一起各有素質、各有生命的張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