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栗戰書在威寧縣迤那鎮茨營村老黨員貧困戶騰明萬家走訪慰問。
「貴州發展,首先是要快,但快的同時要有質量有效益,而且發展要惠及民生,讓人民群眾得到實惠。」——在黑龍江省長任上「不砍三板斧」、表現穩健的栗戰書,出任貴州省委書記後,卻出手凌厲,給向來偏安西南的貴州帶來發展的衝動,一時風生水起。主政一年,成效頗讓人驚喜!2011年,貴州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5%,增速全國前列,創1985年以來最高水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0%,創貴州改革開放以來的最高增速。稅收收入突破1000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為近20年來最高!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郎艷林 貴陽報道
2011年5月20日至21日,栗戰書率全省各市(州、地)黨政主要負責人和省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分別到貴陽市、遵義市、畢節地區(現為畢節市)現場觀摩項目建設。
把所有黨政負責人拉到施工現場去,以這樣的方式開展工作,栗戰書稱,要增強全省上下的機遇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和主體意識,開展「三個建設年」活動,以作風建設保障發展,以環境建設促進發展,以項目建設帶動發展。
發動競賽鼓進取
栗戰書上任貴州一年多以來,已先後組織全省開展了三次項目建設年現場觀摩會,每次現場觀摩會期,短則3天,長則5天,栗戰書都要親自主持動員和總結,講述要點和側重點,扮演激烈競賽的「發動者」。
栗戰書要求,全省要以抓項目為載體,開展「五講五比」活動:講學習、比創新;講激情、比創業;講執行、比落實;講責任、比擔當;講奉獻、比精神。
2012年2月第三次現場觀摩會,此時國務院頒布了支持貴州發展的2號文件,貴州進入轉型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栗戰書要求參與觀摩者要做到「八看」, 即看思路、看方向,看精神、看作風,看規模、看速度,看結構、看轉型。既要確保首季度開門紅,又要做到項目建設實實在在,務實不務虛。
在栗戰書的強勢推動下,貴州省增比進位、銳意進取成為一種常態。
不打大板只打氣
栗戰書不打板子只打氣,為地方找出路、解難題的工作方法亦為人稱道。
2011年12月29日晚,栗戰書在鳳岡縣主持召開會議,研究推動當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居於全省排名靠後的十個縣的提速轉型、加快發展問題。
栗戰書並沒有對這十個縣進行懲罰,而是肯定十縣在發展中取得的成績,分析十縣面臨的困難和機遇,幫助他們一一找到各自的發展優勢,指導他們走適合自己的縣域經濟發展道路。
栗戰書「不打板子只打氣」的做法口口相傳,更激勵各地加快發展。在2012年1月15日召開的全省農村工作會議暨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當初後進十縣的黨政一把手聯合發佈了《十縣提速轉型、增比進位、脫貧攻堅、推動跨越行動共識》,分列出「十二五」期間的目標和六項具體行動,表明其不甘落後、奮勇爭先,努力實現提速轉型、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