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趙克志深入施秉縣調研。香港文匯報貴陽傳真
到貴州之前,趙克志先後擔任過山東、江蘇的省級領導,在江蘇時被譽為「最懂經濟的高層之一」。2010年8月,趙克志任貴州省委副書記、代省長,2010年9月至今,任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他和省委書記栗戰書同時履新貴州,密集調研後,高調提出:貴州要更快更好發展,重點實施工業強省和城鎮化帶動戰略,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趙克志表示,貴州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要通過發展工業,帶動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為貴州徹底拔掉「窮根」。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郎艷林 北京、貴陽報道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趙克志在貴州拓展沿海發展理念的初始之年。今年1月12日,國務院2號文件頒布,肯定了貴州的發展戰略,貴州強烈的跨越發展衝動,已然上升為國家意志,文件全面系統支持貴州發展。在2月13日國新辦舉行的2號文件專場發佈會上,趙克志稱,這是為貴州「拔窮根」的政策。
年撥10億支持工業發展
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貴州省生產總值剛剛邁過4,500億元,人均GDP全國墊底,城鎮化率只有31%,與全國平均水平相差16-17個百分點。
趙克志認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慢的原因,主要是慢在工業上。貴州省經濟佔全國經濟的比重如果說在下降,主要原因是工業增加值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比重下降。
趙克志說,工業是發展經濟的核心力量。聚集大量人口和要素的城鎮化,擁有先進生產工具和理念的農業現代化,地方稅收、群眾就業甚至改善民生,都依托著工業的發展而得以長久存在。
趙克志介紹,「十二五」開局之年,貴州採取了各種措施推進新型工業化。貴州省決定每年都安排10億元支持工業發展,主要用於園區建設。目前,貴州省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920億元,直接和間接帶動31.8萬人就業。
開局之年創「貴州速度」
強勢推動下,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節節向好。2011年,貴州年初確定的各項主要目標任務全面或超額完成。貴州以GDP增速15%,領跑西部、領跑全國,一度為海內外所關注。
趙克志不無自豪地介紹,幾個重要經濟指標增額同時突破1,000億元,這在貴州歷史上是從沒有過的,而且增速在全國的位次大幅前移,由過去的二十幾位上升到十幾位以至前十位,有的達到了前三位,在貴州歷史上也是從未有過的。
穩中求進 提速轉型
貴州省提出「十二五」全省生產總值確保8,000億元,力爭翻一番,突破1萬億元的目標,因此要求每年增速必須達14%。而22日《人民日報》公佈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今年生產總值增長目標,貴州省2012年GDP預期增幅為14%,排在第一位。
趙克志曾說,貴州作為欠發達省份,面臨既要「趕」又要「轉」的雙重壓力。如今,貴州以速度提升為階段性主攻目標,看來,貴州加快發展,勢在必行。
趙克志介紹,2012年,貴州將把「穩中求進、提速轉型」作為工作的總基調、總目標,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省和城鎮化帶動戰略,努力創造一個高於過去、高於西部、高於全國的「貴州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