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3月1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思思師語:80後與90後暢談大學教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3-14]     我要評論

 「大家好,我是英文系二年級學生,我相信全人發展」。猶記得5年前我在大學參與活動時這樣介紹自己。

 近來,學生紛紛準備升讀大學。他們談及自己的大學生活時,我們便討論何謂「大學教育」。《大學》中的一句話喚醒了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教育的學習過程令我真正活過,努力追求世上的真、善、美。起初,我崇尚完美主義,刻意在德、智、體、群、美、事業策劃、情緒管理每個範疇積極「發展」,以為這樣便能成為「全人」和面試戰場上的「強者」。

各方成長 互相影響

 後來,我發現我各方面的成長原來是互相影響,而我各方面的發展都以德育成長為中心。我與牧師、教授、輔導員和同學探討人生的意義後,學懂從多方面細心欣賞、享受人生,並立志為世界留下遺產,學懂承擔責任,心靈飽滿。這精神意念使我不斷運用自己的能力和知識,在各範疇中自然應用出來。貢獻家庭、學校、社會後,我深深體會「推己及人」的高度精神和滿足感,學會愛人和自愛。同時,我發現這能構成社會凝聚力,增強我對社會的歸屬感,明白社會進步建基於承擔,不是權利。多項義務工作讓我學懂合作精神、領導素質和人際溝通技巧。這些人生經驗和技巧的累積,正是現時我工作時需具備的條件。

大學耍樂 虛度光陰

 記得宋朝學者黃庭堅曾說:「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語無味」。古代士大夫勤讀四書五經,懂琴棋詩畫,素質跟現時許多香港學生大相逕庭。其實,大學是高等學府,大學生活的重點是尋求學問,閱讀不同範疇的好書,對知識抱尊重的態度,而不是到處參與沒有學習成果(Learning Outcomes)的社交活動,吃喝玩樂,本末倒置。近年,我發現許多學生誤以為海外交流定必擴闊國際視野。令人失望的是,我看到許多連地方首相也不知曉的大學生到了外地後只顧嬉戲耍樂,睿智沒有增長,白白虛度光陰。其實,閱讀好書才是大學教育的重心,學生先從書本了解當地的文史哲、生活習俗、深層文化象徵,海外交流才有意義。

全人發展 從不間斷

 我仍然同意高彥鳴教授於2005年在《與青年人談全人教育》中所說,大學不單是職業訓練局。大學教育的意義,在於讓學生自行發掘他們多方面獨特的才能和興趣,幫助他們容易面對人生和事業的種種挑戰。全人發展是古今中外認同的教育理念,綜合性的全人發展能令人增添生命力,積極累積人生經驗,終身學習,不斷成長。大學教育,是帶領學生開始踏上全人發展的學習旅途。我認同邱吉爾的一句話:「教育非始於大學,當然亦不應終於大學。」全人發展,是沒有終點的。

 5年後的今天,我會跟大家這樣介紹自己:「大家好,我是任教英文語言學的講師。在社會工作後,我更相信全人發展。」願各位未來社會棟樑投入自己精彩的人生,知行合一,享受生命。 ■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講師 潘柏麟

網址:www.hkcc-polyu.edu.hk/

逢周三見報

相關新聞
笑迎文憑試:單手迎戰文憑試 肌萎生盼證實力 (圖)
兩全其美:大腦麻痺生兼攻考試殘奧 (圖)
未雨綢繆:脊髓缺血心熱血 半癱女望「自顧」 (圖)
學思並重:先天肌無力 思維活躍過人 (圖)
奧地利今年料招200港生 (圖)
沈祖堯倡學林書豪處世態度
教局高層赴英美教育會議 (圖)
偶像崇拜:追星陷癲狂 青春易失控 (圖)
概念圖:青少年追星行為 (圖)
行街學英文:記錄生活細節的「舊物件」 (圖)
流行文化錄:鐵達尼號的前世今生
英語世界:As wise as an owl (圖)
思思師語:80後與90後暢談大學教育
英語筆欄:有金又有銀
《Society full of Hypocritical 虛偽》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