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海巖 北京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見圖)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盛讚中國在應對經濟危機的能力,指如果沒有中國的經濟刺激計劃,全球的經濟局勢可能會更糟。但她同時指出,世界經濟雖已出現復甦跡象,但發達國家債務水平高企、油價走高、新興經濟體增長中期放緩等可能阻撓經濟復甦進程。
拉加德在發言時說,中國在全球發揮的領導作用反映了其經濟上一些成績。「在全球危機來襲時,大家可能不記得的一個事實是:中國最早宣布和推出財政刺激政策的國家,中國在這個過程當中展現了它的領導力,如果沒有中國對增長和穩定提供的動力,就是經濟刺激計劃,那麼全球經濟局勢可能會更糟,可能不會有7.5%的增長。」
未來人幣或成儲備貨幣
拉加德表示,全球經濟依然疲軟,外部貿易條件不容樂觀,中國應加速經濟改革,改變增長模式,讓內需盡快成為經濟增長動力。她提醒,除了注重增長的量,中國還應重視增長的質,讓增長惠及人民,促進社會平等。
她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提升收入分配均衡,加大社保力度,促進農村教育發展。二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未來數十年勞動人口佔總人口比例將下跌10%,應調整醫保政策,提升產出率和人力資本。三是金融改革,促進金融行業支持增長,促進消費,增加就業,通過改革保障金融行業獨立性。「如果中國進一步實施經濟改革,人民幣或將在未來成為儲備貨幣。而且中國需要一個實現更強、更有彈性外匯體系的路線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