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問「同」宜分男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3-19]     我要評論

潘國森

 報載有人調查大學生接受「同性戀」的程度,結果其實年年如是。總是說接受老師、同學是「同性戀」的比率較高,接受家人「同性戀」則較低。負責重複類似調查的「大學人」都是專業知識不足,應該再加問「為甚麼接受」、「為甚麼不接受」,這樣才能夠了解一般人對「同性戀」的顧慮。

 意見調查常會出現「禮貌偏差」(courtesy bias),就是受訪者傾向於提供一個社會主流接受的答案。如果你單純問:「你是否接受『同性戀』?」這是「綑綁式」的問法,受訪者若擔心被人標籤為「歧視」,就有可能撒個小謊答「接受」。分開「同學老師」和「家人」來問會產生「禮貌偏差」。接受同學、老師「同性戀」而不接受家人,可能反映其人內心深處其實不接受!同學和老師在下課後就各行各路,家人則同一屋簷下,休慼與共。經常有家長說:「我不管人家的兒子『搞基』,只要我的兒子不是!」這樣的說法反映當事人其實不能接受自家的兒子是「同性戀」,人家的兒子干我何事?我們應該認為此人接受還是不接受「同性戀」?

 意見調查有兩大方式,一是「問卷調查」(research by questionnaire),一是「深入訪談」(in-depth interview),兩種辦法互為表裡。現時香港一些大學負責搞意見調查的教職員其實只是閉門造車,自行設計一份問卷了事。他們不知道許多時候在推行大型問卷調查之前,其實要先做些小規模的深入訪談,了解一下現況,然後才知道應該在問卷問些甚麼問題,否則常會問得不著邊際,隔靴搔癢。

 如果再有「大學人」做類似的調查,將「男同」、「女同」分開來問,可以預期接受「女同」會比「男同」更多。為甚麼?中國人社會從來都是接受「對食」(與「女同性性愛行為」有相似之處)的多,接受「男風」(與「男同性性愛行為」有相似之處)的少。筆者並非胡說,各位看看娛樂圈的名人就知。觀眾比較接受女藝人找個女伴共同生活,如果男藝人與男伴走在一起,背後會有很多難聽的說話,不少還是出自那些自稱「我不歧視同性戀」的人之口。為何較「接受」女而「歧視」男?首要原因是「健康」,香港最新一輪感染愛滋病的數據顯示,「男同性性交者」仍是傳播這個「世紀絕症」的最大宗。

 現時大中華圈常見一些錯誤的宣傳,聲稱中國古代已有「(男)同性戀」,並舉西漢諸帝有男寵為例。史籍記載漢高祖劉邦有男寵籍孺,惠帝劉盈有閎孺,文帝劉恆有鄧通,武帝劉徹有韓嫣等等,名單很長。可是以他們這樣的性生活情況,按現代西方學說實是「雙性愛慾」(bisexual)而不是單純的「同性愛慾」。皆因高祖、文帝、武帝幾代都有妻有兒,有男寵亦有女寵,顯然未失與女人性交的能力和興趣。

 可見今時今日許多「大學人」(有教師、有學生)侈談「同性戀」,以權威的口吻教訓市民大眾,其實自己一頭霧水,做學問時很馬虎,還男女不分呢!

(淺談「同志教育」.二之二)

相關新聞
李小超 雕塑刻出鄉愁情 (圖)
回歸鄉情的本質 (圖)
《奧運》 (圖)
《向陽》 (圖)
《普選》 (圖)
《朝暉》 (圖)
《興國》 (圖)
《光榮》 (圖)
新井一二三 絕不僅僅是「中國通」 (圖)
書評:金融危機與底層階級的心聲 (圖)
書介:紫禁城的黃昏 (圖)
書介:達文西說:無人將化為虛無──蕩漾在盧瓦赫河畔的故事 (圖)
書介:放學後再推理 (圖)
書介:我是海明威的巴黎妻子 (圖)
書介:帝國最後的榮耀 (圖)
徵稿啟事
百家廊:鄉村新文化的使者 (圖)
翠袖 乾坤:最重要的人
跳出框框:糊塗帳
琴台客聚:問「同」宜分男女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