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消息:多年來,台灣的民進黨在其黨內正式文書中,均以「中國」稱呼大陸地區。但近日島內媒體發現,該黨公文已開始使用「兩岸」代「中國」來形容兩岸事務,這被視為是民進黨向大陸當局釋出善意。民進黨人士也稱,此舉是為了降低政治敏感度,及改變外界對民進黨「逢中必反」的印象。
媒體19日稱,民進黨內由跨派系立委組成兩岸小組已開過兩次會,討論兩岸議題,日前小組達成要將過去黨團提出的「中國人投資管理條例」草案,更名為「兩岸投資管理條例」草案共識,草案內容也將修正,在配套規範下鬆綁低敏感性產業。
據悉,民進黨過去堅持台灣是「獨立國家」,因此在談及兩岸問題時,均對大陸地區冠之以「中國」以示自己與之「對等」。因此,是次在黨內公文中使用「兩岸」,而不再使用「中國」,顯示這種「對等情緒」有所淡化。
路線修改 勢再觸黨內神經
分析指出,隨著黨內要角在敗選後不斷提出修正「台獨」黨綱一事,加上黨發言人羅致政等人「登陸」獲得大陸方面友善、熱情對待,民進黨對大陸的對立態度似有回軟。而民進黨兩岸小組成員的立委陳其邁則說,名稱改變是去敏感化,不要意識形態解讀。
儘管民進黨團強調,更名是為了擱置藍綠爭議,利於修法,不過馬上被藍營立委嘲諷,黨籍立委更有人表態反對。
有媒體評論,2012敗選之後,民進黨幾波動作,企圖改變外界對綠營逢中必反的印象,不過路線修正,挑戰民進黨「台獨神主牌」,勢必也將挑起黨內敏感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