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此具乾屍保存完好,身上的蟒袍被解開,官帽、腰帶及貴重物品不翼而飛。 中新社
「我們這裡有一座清朝古墓被盜了,出了一具乾屍,被人丟在山上。」18日上午,家住福建寧德霞浦的嚴先生稱,山上一座清朝古墓被盜,一具保存完好的乾屍被棄荒野。這具乾屍身穿繡有龍形的朝服,好像是個當官的,從來沒有見過。 ■《海峽都市報》
「山上有乾屍的消息在縣城裡炸開了鍋,很多人跑到山上看。」嚴先生說,乾屍周圍的氣味太難聞,已經散發出惡臭。
屍首保存佳 距今已130年
工作人員現場調查後,確認此墓建於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為四壙「鳳」字墓。目前四壙均已被盜。被拋到荒野的是一具古屍。
霞浦縣博物館吳春明館長表示,這具乾屍是被盜墓賊從棺材內拖出來丟在外面的。衣服散亂、胳膊擰到背後,都是盜墓賊翻動屍體上的陪葬品造成的。乾屍身上穿著厚厚的衣服,裡面有棉衣,外面則是藏青色的絲綢官服,腳上還穿著與朝靴配套的襪子。
「官服正面的補子只有一半,看不出具體花紋,不過在官服的背後,金色絲線繡著3條龍。」吳春明館長介紹,衣服整體保存比較好,貼身的是一層黃色的棉麻內衣,外面是藏青色棉服,最外層是絲綢官服。
墓室密閉 延緩腐爛
「雖然不知道墓主人姓名,但從墓碑上得知他為五品官。」吳館長介紹,他們在現場找到了墓地風水石碑,還有表明墓主人身份的墓碑,墓碑上刻著「奉政大夫」、「宜人」等字樣。
吳館長說,「奉政大夫」一職,在清代為文官封贈之階,按清朝典制,官員分為九品,其中奉政大夫對應的官階是正五品,如同現在地市級領導幹部。「宜人」是封建時代命婦的封號。
至於屍體為何沒腐爛,福建博物院有關專家解釋,通常古墓中的屍體有乾屍和濕屍兩種,像在新疆樓蘭地區,因當地氣候乾燥,發現的均為毫無水分的自然乾屍。而福州地區曾多次發現濕屍。霞浦發現的這具乾屍與新疆地區的乾屍不同,屍體使用香料進行特殊的防腐處理,加上墓室密閉環境好,形成缺氧的狀態,延緩了屍體的腐爛。
|